第68章 坐看纷争(2 / 2)

到来,无奈退兵。这个时候,晋国的联军有的刚出发,有的还没有出发。

此战,双方布阵用兵可圈可点。楚共王深谙用兵之道,不为当时的思想所束缚,不顾兵忌晦日就率先开战,赢得了主动,失败后又密切分析形势,断然退兵,保留了主力也是上策,但是楚共王在战略上不利的情况下贸然举兵北上是失策,应该充分布置,以逸待劳。晋厉公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从将领各自不同的建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当机立断,灵活用兵,不失为一个景点战例。

可惜,晋厉公的后宫很充实,外戚就多。外戚诬陷权臣,双方为了利益大打出手。很显然,权臣再有能力也抵不过亲戚关系,枕头风一吹,天昏地暗。权臣为了自保,奋起反抗。公元前573年,周简王十三年的时候,晋国杀死了他们的国君晋历公,从周接回公子周,即位为晋悼公。周王室没有本事管晋国的事情不奇怪,晋国人杀死自己的国君也不奇怪,毕竟内讧也是正常的,但是为啥公子周居然会在周王室呢?要么是周王室策划了一场内讧,恐怕周王室的实力还不够。要么是晋国内乱,公子周避难到周,现在自己的势力得胜了,再回去,周王室敢收留公子周,不怕引火烧身吗?要么是公子周是周王室的女儿所生,住到姥姥家,躲避政治风险,结果恰恰因为没有实力才获得了势力。

国际风云变化,周王室在风雨中飘摇,像一枚黄叶,忍着最后一口气坚持在枝头,风紧,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好在,大家都知道他无足轻重,别人的无视有时候也是好事,没人找麻烦。

公元前572年,周简王十四年的时候,周简王死了,周灵王即位。公元前546年,夹在中间的宋国很为难,大夫向戌约晋国、楚国在宋国的商丘会盟,调停两国之间的战争,大大小小的双方拉拢的诸侯国们都参加了。这次达成了一致意见,双方停止战争,共同尊晋国、楚国为尊,平分霸权,谁破坏协议,大家一块讨伐,这就是著名的“弭兵会盟”。会盟之后,各诸侯国之间不再斗争,国家内部却纷斗不止。

公元前548年,周灵王二十四年,齐国的崔柕干掉了自己的国君齐庄公。

周灵王有两个儿子,长子姬晋,次子姬贵。姬晋很有才,吹笙吹得不错,很受周灵王的喜欢,又是长子,早早被立为太子。可惜,命运多舛,17岁就死了。周灵王十分伤心,悲痛欲绝。大臣们见周灵王沉溺悲痛,十分担心,就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称公子姬晋已经成仙,在山上骑着白鹤,吹着笙,很快乐!谁知道,适得其反,周灵王更加怀念姬晋,一次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了骑着白鹤,吹着笙的姬晋,于是认为是儿子来迎接他了。不久,病重身亡。公元前545年,周灵王二十七年的时候,周灵王死了,周景王即位。一个王,不是家国天下,整天琢磨私情,国家也确实失去了强大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