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地方全部水势大涨,四处蔓延。工单、民宅,甚至山川大地都摇晃了起来,夜里伴随着五色光直冲紫微星,半个天空都看得清清楚楚。现代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大地震,伴随着异象。可古代人不同,他们认为这是不祥之兆,特别是异光冲紫薇,王道损缺的象征。仅仅是天象也就罢了,偏偏可爱的周昭王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这年秋天,鲁国的鲁幽公姬宰被他的弟弟姬沸杀死,夺去了侯位,周昭王本着和平的念想,不闻不问,任凭姬沸自称魏公,不发兵征讨,连兴师问罪的念头都没有,听之任之。这一下子,就打开了人们的野心,只要自己干掉诸侯自己就可以当诸侯。周昭王的不作为直接传递了一个引起内乱的信号。东夷各国纷乱四起,没有办法,周昭王不得不派兵维持正常秩序。一个关键环节的没有把握,直接导致骨牌崩塌,想维持原状,很难很难。
这里有个逻辑问题,干掉诸侯就能当诸侯,干掉周王是不是就可以当周王?理论上是可行的。于是,有势力、有野心的诸侯开始坐卧不安,楚国就是一个代表。
雄踞南方的楚国一旦不稳定,半壁江山就要易手,周昭王不能坐而待毙了,于是就有了伐楚的一系列行动,比较大的有三次。第一次,公元前985年,周昭王十六年,渡过汉水,遇到了大犀牛。那个时候的气候与现在不同,大犀牛在南方还是四处可见的。北方的军队哪里见过这么凶猛的野兽,估计灰溜溜无功而返。其实,当时周王室的号召力还是可以的,赢得了大小诸侯的支持,占据了长江以南很大区域,只不过无法久留,只好撤兵。第二次,公元前982年,周昭王十九年,二次伐楚,开始时很顺利,渡汉水的时候,阴风四起,狂风大作,天气骤变,不服水土的北方士兵很是惊慌,死伤很大,全军覆灭。第三次,公元前977年,周昭王末年,举全国之兵,声势浩大,直奔楚国,可惜,结果是讳莫如深,只有四个字“南巡不返”。这次军事行动,对周王室的军事力量打击很大,周昭王死了,全军覆灭。奇怪的是周王室没有想诸侯们告丧,不符合礼制,拥立周穆王即位。
周昭王死了,不敢对外面说,是想隐瞒。隐瞒什么呢,一是怕国中无主,引起内乱,秘不发丧,就是为了国家安定。二是死的不是很光彩,说出去丢人。堂堂一个王,干了不应该干的事,干就干了,还因故被干掉了。这个故估计就不是什么好事,堂堂一个王,生的不咋样,死的很窝囊。历史在这种手里打转,历史都会掩面而涕。
只能说周昭王是个很奇怪的人,不知道怎么教育的。多大岁数的人啦,尽干些没谱的事。周昭王死的时候,他的儿子满已经五十岁了,那么以此推论,周昭王也已经年老了,应该什么也明白,毕竟不是小孩子啦!祸害就祸害在这里,不干事的人活得时间还挺长。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是全天下的悲哀。好在那时候的人们不太用管理,王就是一个摆设,大家该干啥还干啥。周昭王的命不错,安享晚年的生活还是有的。公正评价,其实周昭王的历史贡献还是很大的,为周王室巩固南方了助力,也为周穆王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