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创作了《九招》乐曲,余音绕梁、百鸟朝拜。后人说,天下的文明德政都始自虞帝时代。
第一,方圆五千里的意思。
一是真实数据。方圆五千里的概念到底有多大,我们来算一算。方圆就是长乘宽。方圆五千里就是5000x5000,也就是2500万平方里,即625万平方公里。比现在的960万平方公里小些。二是模糊概念。古人没有办法准确的丈量到底是多大,只能笼统地说,或者说夸张地说。当时交通不便、科技不发达,要想测量数据很难,只能用一个大概的数来表示疆域很大。三是面积概念。说明当时已经有了面积的初步概念,不叫面积,叫方圆,知道是长乘宽。老祖宗很厉害,在远古时期就能意识到领土的面积,一个是数学上的概念,一个是领土的概念,都是了不得的。
边界有多远?我们看看这些地名到底是现在的大致什么地方。南方的交趾大致在越南北部,北发不好说,看名字应该是北方的一个地方;西方的几个少数民族大致应该在甘肃、陕西往西的一带,其中析枝在青海一带;北方的山戎是匈奴的一支,大致在河北北部燕山一带,息慎大致在东北一带;东方的大致在沿海一带。从这种情况看,疆域大致比现在要小,所以说方圆五千里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二,安抚和乐曲的含义。
安抚不是统治。安抚说明不是一个体系,只是我不打你,你不打我,达成了某种共识,约定和平共处。只能说明当时国际环境比较好,没有大的战争,并不是说帝禹控制了这些区域。有点类似附属国的意思。乐曲类似于某种主义,但是不同于主义。主义是一种理念和主张,是用来统一思想的,帝禹的乐曲有其类似的作用,但估计也有歌功颂德的作用,宣扬主权的作用。古人也是善于宣传的。当时的乐曲是主流文学作品,估计也没有别的宣传途径,音乐毕竟是传唱的,能够在民间流传。
第三,文明德政开始于帝禹的说法。
我认为这种说法欠妥。文明始祖是炎黄,怎么德政从帝禹开始,难道以前就是野蛮的。只能说,从帝舜开始实行比较文明的任命制度,而不是靠打打杀杀的江湖规律;开始实行官员考核制度,而不是纯粹的依靠势力和血统。重点在施政方面的比较公平,让比较普通的人能够有出头露面的机会,能够晋升,所以对士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自然也就赢得了支持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