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桓怏之死(4 / 4)

实非良人 半世青灯 3147 字 6个月前

滚雷声也听不见了,这让他不由得想到了那些她曾经留在他身边的时日,那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年月。

他似乎再也不敢去瞧她清澈的眸子,转过身去,“我要走了,你好生的歇息,若是累着了,明日便不必去上朝了。”

未等绛墨说话,而他几乎逃命似的离开了那里。

外面的风雨似乎渐渐的低了下来,廊上悬着的鸟笼落在了地上,那鸟儿不断的扑腾着翅膀,发出阵阵凄惨的叫声。

那水禽也慢慢的从湖边的草堆子里出来,发出阵阵的声音。

此时不才走了上了,他低声的问,“小公子的事情……”

桓蘅慢慢的道,“马上找一个人过去皇陵,就说他是桓怏,今日的事情若是传出去半分,我便杀了你。”

不才见桓蘅眼底泛着冷然,子那里明白他竟要将这件事瞒着绛墨,这才浑身一震,忙说道,“奴才绝不会让任何人知晓的。”

这场暴风狂语,在朝中亦是被议论纷纷,只说先帝死不瞑目,所以上天以此作为警示。

桓蘅这些时日越发的忙碌起来,只拼命的压着那些流言蜚语,即便杀了很多人,但越发的挡不住了。

然而这件事很快还是被人忘记了,因为一个女尚书很快在上京中掀开了无尽的波澜,人们只知晓这位奇女子便是将桓蘅和桓怏迷的七荤八素之人。

而就是这个女子,颁布了一条条的新发规,很快便惹来了那些商贾和富庶之人的反对,毕竟这些新法皆是对付他们的。

当初青鸢的父亲亦是要做这些的,所以才被那些官吏富庶之人反对,最后惨死。

而绛墨的新法却没有任何人敢去说半句不是,因为她的身边站着的可是摄政王,而桓蘅居然对她的话言听句从。

那些百姓们自然是得了福。个个欢喜的跟什么似的,只觉得风雨飘摇的日子结束了,这个女尚书简直是神仙。

而绛墨一心要节俭,更是连连诛杀了无数的贪官污吏,更是让人大快人心。

即便无数的人反对,绛墨还是让那越泽复国了,只让他们连年纳税,给朝廷贡品。

然而就在人们欢天喜地的时候,一个雷又在上京之中炸开了,那桓蘅竟要皇帝赐九锡之礼。

世人皆知但凡谋权篡位者,皆是要九锡之礼,这时登上皇位的最后一步了。

天下人皆知太子年幼,没想到身边竟有这样狼子野心的摄政王,不由得怨声四起,皆反对江山易主。

而绛墨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却是一天晚上,她正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却还是在一个官吏的口中得知了这件事。

而桓蘅自始至终却没有跟她商议半分,甚至不动声色的颁布了这样的圣旨。

绛墨撂下手里的折子便去寻桓蘅,谁知在殿外竟然看见了那文太后,她一身凤袍,脸色惨白,见到了绛墨“扑通”一下子跪在了地上,哭的却是那般的可怜,让人不由得动容。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