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的一些风流才子煞是谈得来,不过,从来不和官场来往。这一点,李纲在信里附带了杭州知府李炳书的一封密信,详细记录了赵佶在杭州的一言一行,正如李纲所说,这个赵佶太上皇,除了不是一位好皇帝,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却是当世大家,一副“三江揽胜”图,一反赵佶花鸟写生的画风,以浓墨重彩,描绘出杭州日出时的美景,一时在杭州,谁不知道“十一道人”赫赫大名。
赵构看到这里笑了,自己的这个老子,还真是看透了,也对赵桓说透了。至于赵桓和赵构俩人怎么做,赵佶不再理会,难得来到杭州散散心,没想到住了这些日子,倒是有点恋恋不舍了。
如此最好,省得自己回去了难做。赵佶还是耍了一个心眼的,身为曾经的大宋官家,他如何不知这个座位上的无奈与无情?自己劫后逢生,早已看透,也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宋国,其实已经完全掌握在赵构手中,尽管赵构远在宋金大战的前线,但朝中的一举一动,赵构看得清清楚楚。每天奔驰在官道上三人一组的金鹏特使,是唯一可以在官道上纵马疾驰不受限制的骑兵。这些,赵佶知道。赵桓,根本就看不见,更不知道这些疾驰而过的骑兵是干什么的。
眼看赵桓一步步走向深渊,还是赵佶建议李纲,给远在宋金前线的赵构写信说明目前开封府的局势,随后一架绝影车,绝尘南下,再也不管开封东京之事。
赵构也不得不佩服自己老子的眼界和胸襟。回去摆布好“家事”,还是要和老爹多交流,起码这眼界和眼力劲儿,就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
既然如此,自己就大可不必慌张,一定要处理好前线战事,才能放心返回。于是,一纸密令从大帅府发出,各集团军司令官,于十日后,齐聚咸平府大帅行营,召开军事会议,在此期间,前线各部保持现有状态,等待命令,无令不得乱动。
赵构账下背插红色令旗的金鹏特骑,向麻雀一样四散飞出,前往各路通知各个集团军司令。同步飞出去的,还有雀鹰。赵构向来是两手准备,留足时间,确保命令准确、及时传达下去。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