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张良,没有了富家公子的做派,生活质量也下降了很多,但毕竟刺杀秦始皇的名声在外,道上的朋友们还是很给面子的,勉强维持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一天,张良百无聊赖地闲逛,溜达到了沂水圯桥头(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结果遇到了一个穿着破烂的老头。这个老头走到张良身边的时候,故意把鞋脱下来,甩到了桥底下,然后,这老头还特别厚颜无耻地对着张良说:“你这小子,下去给我捡鞋捡上来!”
张良都愣住了,心想这老帮菜是哪位啊?是老寿星嗑砒霜——活腻了么?但是考虑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张良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把鞋取了上来。
但是更过分的来了,这老头得寸进尺,又跷起脚来,命令张良给他把鞋穿上。如果说捡鞋勉强还能忍,穿鞋可就忍不了了,当时,张良真想上去给他那张猥琐的老脸来几拳,但是,此时的张良已经饱经风霜,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怒火冲天的少年了。张良强压心头怒火,半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帮怪老头穿好鞋。结果,这个欠揍的怪老头非但没有丝毫谢意,反而仰面哈哈大笑,扬长而去。张良有点儿惊到了,哪儿来的一个精神异常人员,楞楞地在原地看着目送老头离开,结果明明看着老头走了好几百米远,一眨眼的工夫,老头居然又回到了桥上,对张良不住点头,还振振有词道:“你小子不错,孺子可教啊!”怪老头告诉张良,五天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道怪老头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是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大佬,估计是神人啊,虽然不明就里,张良还是恭敬地答应了。
五天后,天刚刚亮,院子里的鸡刚刚打鸣,张良赶紧急匆匆地赶到桥上。结果,怪老头居然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刚来,颇为生气,劈头盖脸骂了张良一顿:“与长辈相约,居然敢迟到?五天后再来!”说罢,就奋然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了怪老头一步。第三次,张良也学乖了,既然老说我迟到,索性小爷跟你杠上了,他半夜就到桥上等着。
怪老头之所以这么折腾张良,其实是为了考验他,张良经受住了考验,他正直的品格、坚定的信念和隐忍的意志感动了怪老头,于是老头送给他一本书,说:“认真读这本书,将来你一定可以成为帝王之师,十年后必将天下大乱,你可以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便是老夫,记得来找我。”说罢,怪老头便扬长而去。(这老头就是传说中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圯上老人”,真实身份不可考,而且在道教的神仙谱系里有名号,外号“下邳神人”)。
在那个时候,知识是极其宝贵的财富,书是绝对的奢侈品,张良拿到书以后别提多兴奋了。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打开书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研习,从中获益匪浅。按照现在通俗的说法,所谓的《太公兵法》就是《六韬》,又被称为《太公六韬》、《太公》,该书据说是由周太公吕尚(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所写,全书以吕尚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该书曾经一度被怀疑是伪书,但是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了大批竹简,其中就有《六韬》的五十多枚,这就证明《六韬》至少在西汉时已广泛流传了,伪书的说法也随之不攻自破,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这本书之前有读过,篇幅不长,但是内容丰富,对于战略和战术的论断很精彩,很有启发意义。此外,张良捡鞋的地方圯桥头,就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历经多次毁坏和修缮,至今仍有遗迹。
四、偶遇明主
秦二世元年(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