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亢龙有悔未可知。23.05.31(9 / 9)

偶数组合与以奇数组合的列鼎配合使用,如,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笾,以竹为之,口有籐缘,形制如豆,亦受四升,盛枣、栗、桃、梅、蔆芡、脯脩、膴鲍、糗饵之属,祭祀、燕享所用。此祭器是祭祀宴飨礼器的一种,似豆而盘平浅、沿直、矮圈足,放在天坛正位、祈谷坛配位、地坛正位、朝日坛、夕月坛正位、天神坛、太庙正殿、太庙东厅、文庙正位。笾从豆分化而来,有竹编,又有木制、陶制和铜制的多种。用于盛果脯之类的食品。竹豆。古代多用竹编成的食器,形状如豆,祭祀宴飨时用来盛果实、干肉。”
  “豆,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放在天坛正位、祈谷坛配位、地坛正位、朝日坛、夕月坛正位、天神坛、太庙正殿、太庙东厅、文庙正位。篚,放在天坛正位、祈谷坛配位、地坛正位、社稷坛正位、朝日坛、夕月坛正位、先农坛、天神坛、太庙正殿、太庙东厅、文庙正位。篚是长方形带盖容器,表面带有纹饰或铭文,多以青铜制成,属于礼器的一种。因常用以盛放丝帛,因此也称帛篚。俎,放在天坛正位、天坛从位、地坛正位、地坛从位、社稷坛正位、太庙西厅。俎是祭祀、设宴时用以载牲的礼器。有青铜制,亦有木制漆饰的。尊,放在天坛正位、地坛正位、社稷坛正位、朝日坛、夕月坛正位、天神坛、太庙东厅、文庙正位。尊,今作樽,是商周时代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青铜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牺尊,放在太庙正殿。牺尊,将取牺牲享食之义,周以农事开国为尊,取全牛、象以享之,不忘本也。还有形制特殊的盛酒器‘彝’,彝通常呈鸟兽状,有羊、虎、象、豕、牛、马、鸟、雁、凤等形象。象尊放在太庙正殿,是商周时祭祀礼仪中使用的盛酒礼器之一,取形于象兽,大而有德者莫如象。著尊,放在太庙正殿,商尊曰著,谓着地而无足也。著尊乃盛酒器,其制如云雷尊,质素无文,酌献用之。壶尊,放在太庙正殿,为盛酒器,亦为礼器。秋尝,冬烝,祼用斝彝、黄彝,皆有舟。其朝献用两著尊,其馈献用两壶尊,皆有罍,诸臣之所昨也。壶者,以壶为尊。山尊,放在太庙正殿,山尊为古代祭器名,即山罍。”
  “琖,是小杯子,《说文》中或作盏。放在天坛从位、地坛从位、朝日坛、夕月坛正位、先农坛、太岁坛正位。铏,放在天坛从位、地坛从位、朝日坛、夕月坛正位、太岁坛正位、太庙正殿、太庙东厅、文庙正位。铏是古代盛羹的鼎,圆口、身长、有盖、上宽下窄、如杯,两耳三足,有盖,常用于祭祀。在祭祀时,以上说的每类所用祭器多寡不一,各种祭器摆放皆有要求,要根据礼制规格具体使用。“器”与“礼”被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不可乱用。比如以器象征里,有以器象征天地四方、以器象征社会等级、以器象征吉凶等。”
  秋风和:认真的听完老板讲解,感觉自己民俗学+0.001,询问道:“掌柜,在下准备祭祀的神明属地,准备布置地坛以祭祀。若是以鲜血为祭品祭器,是用豋来盛放更为合适,还是用豆更为合适呢?”
  秋风和:“属地属土,且非正神,劳烦老板准备一套白璧、黄琮、五色玉圭、铜爵、豋、簋、尊。不知什么价格?”
  店家道:“这一套还是看你买新的还是买旧的,旧的贵,新的便宜。”
  ——《s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