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倒春寒(3 / 3)

因为户部要用这些钱养活死去府兵的家人。

路上,苏策在太子身旁骑行,去的时候十六万天策军,意气风发,回来的时候,只有三千旅贲军跟随,意志消沉。

这些日子,行军速度每日五十里,比起来时每天一百五十里到二百里的亡命奔袭,现在的速度算是慢的了。

越是往南,眼中的绿色越多,太子还是依旧沉默。

笔挺的腰身告诉身边人,他赵载承没有被一点“小事”绊倒,但是苏策却明白这位太子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坚强。

渡过无定河后,苏策就不让旅贲军夜里在房外守着太子了,因为太子说给他夜里喜静,旅贲军在外面守着太闹。

旅贲军也是府兵出身,不过多了半年时间学着如何守卫,全套甲胄走路都和猫一样,哪里会闹。

太子的理由很蹩脚,但是苏策却没有挑破。

“臣就留在外面,太子有事可摇铃。”苏策很快就给了一个办法。

旅贲军夜里只守在驿站小院外面,一根绳子,一个铜铃,太子若是要用人,拉绳就可以。

到了第三天,太子的眼睛肿了,苏策找了一个斗笠让太子戴着。

二皇子要跟项城交接手头的兵,民,仓,回长安比太子晚了两点,但是在第六天追了上来。

二皇子变着法子逗太子开心,但是太子总是着拉下面甲沉默以对。

直到看到渭河的那天晚上,太子把二皇子叫进了屋子。

苏策和姜澜守在外面,至于项瑁被他父亲项城留在了安北都护府。

深夜二皇子就离开了,也没有和太子一同回长安城。

生于皇家,天生王公,但何时何地都不是为自己而活,近乡情怯,苏策远远的看着苏庄,但是只是从官道路过,太子让苏策回去看看,苏策没有应,职责在身,太子这次回来,面对的压力比往昔更大。

苏策眼中的,大乾的文臣是一个很矛盾的存在,维护太子威严,却不愿意让太子拥有过大的权力,听政议政也更喜欢太子只做到听政即可,但是有名无实的议政,谁要是提出来去掉,文官的反攻却极为刚烈。

勋贵,将门,文臣都想让让太子成长起来,却不希望太子掌握太多实权,与皇帝赵钰民一样矛盾。

不过这些现在不是苏策去考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