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不过一梦(2 / 2)

回来处以车裂,公众于世。

商鞅死了,商鞅的变法内容可没有死,依旧有条不紊的执行。大家都知道新法的好处,不过恨得是商鞅这个人,始作俑者只能背锅当替罪羊。新法的执行,保证了秦国的持续强大。元年,楚国、韩国、赵国、蜀国等国家都来朝见。朝见可是尊为霸主的举动,表达了强烈的认同和尊重。2年,连周天子都向秦国表示祝贺。公元前335年,秦惠文君3年,举行成人礼,也就是冠礼,只有如此,秦惠文君才能称之为王。4年,周天子又赏赐了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祭肉。秦国的声势和影响一时无两。

这一年,国际形势更加复杂,齐国和魏国相继称王。魏国割让阴晋(陕西华阴县一带)给秦国,改名宁秦。秦国得了土地依旧不肯善罢甘休,双方交战,俘获魏国将军龙贾,斩首8万之众,自此魏国吐出了河西之地。随后,占据河西之地后的秦国,有了横渡黄河的跳板,举兵东进,占领汾阴(山西万荣县一带)、皮氏(山西河津县一带)。面对咄咄逼人的秦国,魏国很无奈,被逼到了墙角,只好在魏国的应(河南鲁山县一带)双方坐到谈判桌前。很显然,谈不拢,秦国的胃口很大,魏国的付出太少,谈判解决不了问题,只能打。依旧是秦国占据上风,包围攻占了焦(河南三门峡一带)、曲沃(河南灵宝县一带)。在这过程中,秦国吸引人才的向心力依旧发挥作用,一代谋士张仪来到秦国,实力大增。一败再败的魏国心里很苦,可形势所迫,没有办法,只好割肉换区短暂的平衡,把上郡之地(魏文侯设置的郡,在现在陕西绥德一带)的十五个县给了秦国,作为交换,把焦(河南三门峡一带)、曲沃(河南灵宝县一带)还给了魏国。

奇不奇怪,吞到嘴里的肉还能吐出来。政治和军事双重较量展现的淋漓至尽。不仅如此,把义渠(西戎,在现在的甘肃环县、宁县一带)设置义渠县,驱逐,义渠君称臣,改少梁(陕西韩城一带)为夏阳,派张仪攻占了陕(上陕城,现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把居民赶回到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