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钉钉的坏人。
公元前697年,武公上台后,很快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攻打彭戏氏,一直打到华山脚下。又一个奇怪的事冒出来,他住在平阳宫。武公决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小伙子!初掌权,根基不深,没有贸然行动,而是继续秦国的战略战争。这一点,大家容易接受,因为战争已深入人心,战争是富贵的最直接方式。利用战争的胜利赢得民众的拥护,利用战争的过程逐步控制兵权。自己又很谨慎,让三父他们控制王宫,自己以指挥战争为由住在距离前线较近的平阳宫,一则让官兵感受到御驾亲征的温暖,二则远离三父他们的威胁比较安全,三則便于自己搞点小动作。卧薪尝胆三年,武公以三父他们杀了出子为名,在拥有实力后抓住时机一举杀掉了三父他们,并诛三族。
走错路的三父们终究付出了昂重的代价。
历史转了一个圈,王位又回到武公手里。得之不易,愈发珍惜。有时候,人生遇到的挫折都是在为未来的成功积累力量。
这一年,郑国也出事了。大臣高渠眯杀了郑国国君郑昭公。诸侯国之间风云变幻,国君性命尚朝不保夕,何况大臣?人心惶惶,思虑的首先是安全。这就给了秦攻伐的机会。公元前688年,周庄王9年,秦武公10年,准备已久的武公终于露出了他血液里的狰狞,攻打邦戎、冀戎,邦戎和冀戎都是当时西戎的一部分,分别是现在甘肃天水和谷县一带。拿下后,设立邽县和冀县。这是郡县制的由来。看到原来分封制的弊端,新打下的地盘不再封邑诸侯,而是设立郡县,可以任命官员,但直属于王公。
公元前687年(秦武公11年),又干掉了周原来分封的小国杜、郑,杜在西安东南,郑在陕西华县,又顺手灭掉了周迁都洛阳留下的小虢,终于统一了周边。
不管是顺势而为,还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秦稳东伐西的作法为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西北最大的基地是八百里秦川和河西走廊,拿下河西走廊,西戎的经济命脉就断了,只能苟活,无力争利;拥有八百里秦川,可俯视东方,扼守山险以待天时。从此,秦有了一争天下的初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