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看的戏剧也有谢幕的时候。黄帝驾鹤去,自有后来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这是规律性的动力在推动,因为不前进只能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每一代人都背负着推动历史前进的使命。重任终于落到了帝颛顼的身上。
帝颛顼高阳,很厉害,沉稳少言,思虑深远,对待别人又很仗义,能出手帮助的时候绝不会袖手。这还不算,能力还强,不仅充分挖掘经济潜力,大力支持农牧业发展,而且一如既往地重视天文,发挥神权的作用,规范大家的言行。在帝颛顼的领导下,华夏族又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很快,控制的区域北到幽陵(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南到交阯(越南北部),西到流沙(沙漠地带),东到蟠木(扶桑,日出之地)。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不管是大神小仙,凡是日月能照射到的地方,都属于帝颛顼统治的区域。
幽陵大致相当于幽州,也就是现在北京燕山一带,这是农耕文明停下脚步的地方。交阯是现在越南中北部一带,可见汉初赵佗南越国还是失去了不少地盘的。流沙是沙漠地带,也就是农耕文明无法跨越的区域。终于蟠木,更厉害了,是传说中的扶桑岛,也就是东方大海中的仙岛。所以才说日月所照,均是国土。可惜的是没有重视荒凉的北部地区,始终留下了隐患,不过也是当时经济实力达不到的缘故。单纯看疆域的大小,跟黄帝时期的区域大得多,重点是南部大开发,占据了较大的地盘。可以说,后代几乎没有能够超越的。
帝颛顼的确很厉害,但是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迁哥对帝颛顼的尊崇。毕竟,五帝里面,用墨最少的就是帝颛顼和帝喾。与黄帝和尧相比,应该成就差远了。站在迁哥的角度思考,他因为受了宫刑,难免心生怨气,认为皇帝应该是人品第一位的,知人善任,让大家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可惜他忘记了,人品好不一定能当好皇帝,这个梗他只有默默地承受。迁哥写史,是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活下去的理由,用这种事业来抵消精神上的打击,在旁人异样的眼光中支撑着生活。但是迁哥的视野始终是站在国家和民族角度上的,所以他对守成和开拓并举的帝颛顼很赞赏。
帝颛顼的儿子是穷蝉。帝颛顼死后,玄嚣的孙子高辛接班,就是帝喾。
高手就是高手,迁哥用墨深浅自如,那是相当的到位。就这两句话,很简单,都是事实。可放到一块说,还独立成段,就引人深思。事情绝对不会简单到像迁哥所说。按照迁哥的规矩,没有成事的人就不会写入历史,除非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了某个大人物的家世脉络清楚,不得不点出;另一种就是别有用意。我们知道,穷蝉是帝舜的长辈,但是现在没有提及帝舜,就不应该说。很容易让人想,帝颛顼的儿子穷蝉没有接班,玄嚣的孙子高辛接班了,为啥?你猜,我不方便说。呵呵,只能呵呵!迁哥很幽默。
其实帝喾也很优秀。比他的曾祖黄帝还厉害,黄帝只不过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学会了说话,帝喾干脆生下来就自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厉害吧,别人的名字都是长辈给起的,帝喾的名字是胎里带的。
他乐善好施,广泛照顾别人,却不为自己考虑,他能够明辨是否,解决百姓的争讼,即便遥远地方的事情也能依照规律处理好。观察入微,就像烛光一样能够照亮幽暗的角落。帝喾顺应天时方面也很到位,顺应上天的安排,也是采取黄老之术,了解百姓疾苦,使之休养生息。为人宽厚实在,素有威望,言之有心,有诺必达,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拥护,从而天下收心。在与大自然不断斗争过程中,能够节流开源,合理使用材物,教育安抚百姓,让他们知道怎样扩大生产,用历法引导农业生产,尊敬鬼神,谦卑做事。帝喾赢得了巨大的赞誉,人们都对他感恩戴德,崇拜拥护,声名远播,使得遥远地方的人们也愿意归顺他。
人生遇到困境的时候,总是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