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君这是要去何处?”张义礼貌的询问罗哲。
“我去长安最好的酒楼,这边就要有劳张君领我见识一番了。”
“好说,好说,那便乘车前往,小郎君倒是风雅。”张义说完,就让人备车。
车出崇仁坊西门,往南过春明大道便到平康坊。
自西门入坊,车水马龙,人群熙熙攘攘,酒楼林立,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马车停在一栋三层高楼前,自镂空雕花的大门进入,酒楼当中舞女妖娆,其后有乐队伴奏,围绕着舞台的是一张张低矮的长桌,以及之后四方矮桌,现在食客并不是很多。
伙计初看罗哲,一身穷酸,但又看到张义,一身儒衫,器宇轩昂,和身后带着护卫,便想这孩童不凡,低眉顺目的将人引入。
伙计让人搬来两张四方矮桌时,罗哲阻拦,让其多搬几张,让护卫入座。
这时,身后传来声音,“不知张君可有余位,让老夫同坐?”
罗哲转身,见到四人走近,为首的是一位老者,留着络腮胡,下巴胡子较长,身着儒衫,其身后跟着三位,而当中一人,赫然是城门口那老头。
就看了一眼,罗哲便不再理会,自顾自的坐下。
张义看了罗哲一眼,便道“张给事愿同座,那是张某之幸,岂有拒绝之理。”
伙计看人数又增加,便让众人移位前面的长桌。
期间张义便向罗哲介绍这位老者,孔颖达,现任给事中,曲阜县男,孔子后人,现年五十有五,身后三人乃国子监助教,张义重点介绍了那城门老头,王敬德,太原王氏。
在张义的安排下,罗哲坐于正首,孔颖达在左,张义在右。
桌子正对着舞台,罗哲就安静的看着舞女起舞,张义便问伙计道“酒家佣,今日有何吃食?”
在伙计报菜期间,罗哲就看着舞台的小姑娘跳舞,孔颖达也是如此,座中除张义点菜外,气氛显得十分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