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二章 讨价还价(4 / 5)

王生上报给陶谦三十五钱一斤,他也可以赚到二十多钱。

抬头看了看袁常的表情,似乎没有回转的余地,王生咬了咬牙,“艰难”的说道“既然袁太守都这般通情达理了,若是在下还不答应,岂不是不通人情。此事,在下便替我家大人谢过袁太守了!”

王生心中还是有些遗憾的,原本可以赚更多的钱,如今却是缩水了一大截。不得不说,人的贪念还真是没有止境,王生只是转手就能赚这么多,却还不甘心!可是,袁常真的会让王生赚到这些钱么?况且,王生还能有命去赚那些钱?等他过了糜竺那一关再说吧!

“嗯,王管家果然干脆,却是个成大事的人。”袁常不轻不淡的赞了一句,随后接着说道“刚才那是第一个条件,那么下面就说说第二个条件。”

先前还觉得袁常提几个条件不以为然的王生,此刻听了袁常的话可是心跳不止了,担心袁常又来一个惊雷,让他的利润再缩水一大截。

“袁、袁大人请说!”

王生只觉得有些口干舌燥,连说话都不利索了。

袁常好似没有察觉到王生的反应,接着说道“第二个条件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希望陶刺史能够帮本太守宣传新盐,让徐州的百姓都知道新盐的出现。”

当袁常一口气把话说完,王生这才舒了一口气,还好,这个条件不是很苛刻,相反还是个非常简单的条件。凭借陶谦一州刺史的身份,只是宣传个新盐而已,能有多困难?

“此事自是没有问题,即便袁太守不提,我家大人也会去做的。袁太守为了天下百姓的福泽,而做出如此大仁大义之举,若是不让他们知晓袁太守的好,在下心中都过意不去。袁太守请放心,此事就包在在下的身上。”

“嗯。王管家这么说了,本太守就放心了。最后还有一个条件,只要王管家答应。你我之间的交易,便算是圆满达成了。”

听了袁常这话,王生顿时神色一凛,直觉告诉王生,袁常的最后一个条件没有那么简单。

“袁太守请说,在下洗耳恭听!”

袁常嘴角划过一丝弧度,语气平淡的说道“原本。本太守的新盐只是交由我渤海郡的商人贩卖,并没有想过经其他人之手。不过,陶刺史不远千里派王管家前来。本太守感到陶刺史的一片诚意,故此,才改变了初衷。王管家想来也知道,如今天下并不平静。战事时有发生。本太守原本是打算用新盐换购粮草,以备不时之需。如今将新盐卖给陶刺史,所以,本太守想徐州向来粮多,可否出售给本太守一些,本太守要的也不多,只要十万石。”

袁常的话合情合理,而且十万石的粮食确实不多。徐州别的不多。就是粮食多,卖给袁常。自然也不是不行。只是,袁常把这个条件放在最后,还如此郑重其事的提出来,肯定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这其中能够做文章的,也就价格的问题了。

“袁太守言之有理,想来我家大人自然不会拒绝。只是,不知袁太守要以多少价格收购这粮食?”

“王管家也是个明白人,如今粮食的价格高达八钱一斤。不过,这却是因为那些无良商人可以抬价,才造成如此局面。若是按照正常的情况来算,粮食三钱一斤,一斤算是高价了。本太守也不会让王管家为难,便以三钱一斤的价格收购,王管家以为如何?”

诚然如袁常所说,粮食的价格确实是被无良商人给刻意哄抬起来的,真正算来,三钱一斤的粮食,其实还是有赚头的。徐州粮食多,十万石也只是九牛一毛。而且,跟贩卖新盐的利润相比,粮食赚的钱,就不值一提了。想了想,王生觉得这个条件陶谦应该也不会拒绝。只是,或许陶谦会有些不满意而已,会认为他王生办事能力一般般。想到这里,王生咬了咬牙,决定把新盐上报给陶谦的价格低一点。到时候,就以三十钱的价格上报。袁常十二钱出售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