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这中间的差价,都足以让王生一夜暴富了。
想到这里,王生两只眼睛看着袁常,就像是在看财神爷一般,差点就没喊亲爹了。
袁常也不是不知人情世故的小白,只是瞄一眼王生,就知道这家伙脑子里在打着什么主意了。可是,袁常弄出新盐的目的是福泽天下百姓,又岂会让王生赚这个便宜?
“王管家,渤海郡的盐价想来你也知道了,十五钱一斤。本太守也就直说了,按照盐商的价格,十二钱一斤卖给陶刺史。”
听到袁常这句话,王生真的想跪下来喊袁常亲爹了,只不过担心人家袁常不认他而已。
以渤海郡新盐的品质,拿到徐州去贩卖,一斤一百钱绝对不是问题。徐州境内不缺达官贵人,他们绝对不会吝惜这些钱去购买新盐。而袁常若是一斤十二钱卖给他,他上报陶谦一斤八十钱,这中间他就能赚六十八钱了,一斤就赚这么多,如果是十斤、百斤、千万斤呢?想到这里,王生只觉得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有种想要仰天怒吼的兴奋感。看来,是上天注定他王生要发达了。
“袁太守仁义,在下替我家大人谢过袁太守了!”
“且慢!”
还不等王生兴奋多久,袁常却是挥手打断了王生的幻想。只听袁常缓缓说道“新盐交给陶刺史出售自然不是问题,不过,有几个条件却是要答应本太守。否则,本太守是绝对不会将新盐交给陶刺史来出售的。”
听到袁常喊出“且慢”的时候,王生心中“咯噔”一声,还以为袁常反悔了。等听到袁常说只是有几个条件而已,王生顿时又轻松了下来。有这么巨大的利润可图。不要说是几个条件,就算是几十个、几百个,估计陶谦都会答应。
“袁太守有何条件尽管说来。我家大人已经全权让在下负责此事。只要合理的条件,在下都能做主。”
袁常听了王生的话,心中暗自冷笑,你能做主?到时候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首先,第一个条件,本太守将新盐十二钱卖给陶刺史,并不是为了盈利。而是让天下百姓能够得到恩惠。所以,本太守也不指望徐州的盐价与渤海郡一般,但是。必须保持在十五钱到二十钱之间。否则,本太守便会停止将新盐出售给你们徐州。”
听了袁常的第一个条件,王生顿时瞪大了眼睛,刚才幻想的美好愿望。顿时破裂。此刻王生的心情。就像是从天堂跌落到地狱一般,可谓是支离破碎!
王生抬头看着袁常,小心翼翼的说道“袁太守的仁义,在下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不过,袁太守不知,我徐州的情况与冀州不同。冀州有多处产盐的基地,可是我徐州境内却并没有。因此,徐州境内的食盐多是从其他州购买。如此。这中间要消耗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食盐的价格通常是其他州的几倍。若是按照袁太守这个价格。怕是我家大人只有亏本啊!”
王生说的是屁话,这年头人力是最不值钱的。徐州境内虽然没有产盐,但是,从隔壁的青州、扬州等地进盐,也就多了那么一丁点的工钱,哪里会有王生说的几倍差价?王生这么说,自然是想要赚取更大的利润。
袁常佯装不知情,皱眉沉思了下,随后说道“既然王管家这么说了,本太守当然也不能让陶刺史损失巨大。扣除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徐州境内的盐价保持在四十钱到五十钱之间还是有利可图的,我想王管家不会还有意见吧?若是这样的话,本太守也只能说抱歉,看来没有机会和陶刺史合作了。”
袁常的新盐十二钱一斤卖给陶谦,扣除中间运输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成本,最多也就十五钱一斤,二十钱一斤,陶谦都有赚。当然,现在想赚更多的是王生,如果只卖二十钱一斤,他王生能赚多少?因此,王生心中自然是不甘愿的。即便不能赚到六十钱一斤,怎么说也要十几、二十钱。如果按照四十钱一斤来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