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节、一品推销员(3 / 4)

擎国 梦里挣扎.QD 5627 字 2020-07-06

北坐在了龙椅之上,内心深处那点舐犊之情便被放大了许多倍。尤其是现如今他只有一个太子,对于这仅有的一个儿子当然就没有了即位权的问题,可是在面对给接班人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个问题时,他和朱元璋也没多少区别。一种本能的想替子孙完成所用工作的那份冲动,也就自然而然的左右了一些政策的制定。他想搞土改是因为要给儿子留下一个没有土地问题的国家,但是按照姜田的解释,这样搞下去,最多也就是回到老家的那条路上去,但是现如今的生产力不能完成经济中心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历史使命,在今后的一百年里很可能会出现农村与城市并重的局面,那么谁能保证自己的儿孙能顶住压力继续走工业化的道路?这样一看不仅小范围试点工作切实需要,甚至可能会影响未来中国发展的路线,不培养出一批工业化的资本主义集团,是无法和传统的儒家地主集团长期对抗的。可是照这样看,很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间段,会出现一场类似美国南北战争一样的内战。好在张韬心里明白,革命的确不是请客吃饭,这场战争实在是无法避免,但是拥有先进工业体系的北方派系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输给地主集团的。

想通了这一节之后,他不得不承认姜田的做法比他要圆滑且更长远,按照姜田的设想,在几十年以后就会出现一批被皇家支持的资产阶级,这些人将紧密的团结在他张氏皇族的身边并坚决的和一切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但是……当这些人尾大不掉之后,又有谁来保证无产阶级的基本利益?难道中国版的南北战争过后就是北京版的巴黎公社?所以虽然张韬采纳了姜田的建议,可是他依旧固执的修改了这个方案,除了因为试验区太广而只是局限于北直隶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国田亩普查必须开展,且强制登记或清退私田!

“尔等不必多言,若谁胆敢逆天而动,朕的虎贲就去敲谁的房门!”扔下这句狠话之后,张韬也不管大殿上跪倒的一票大员,直接拂袖而去。

直到站班太监喊出退朝之后,满朝文武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就看最前面的姜田缓缓的站起身,遗憾的摇摇头便要转身离去,可是这些官员不会让他就这么走了,一群不知如何是好的虾兵蟹将他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就是宁焦、田愈之类的朝廷大佬,也是站在一旁侧耳倾听着。

只见一个花白胡子的官员当先说道“姜大人啊,您也是勋戚出身谁家没有几亩薄田,不能传承给子孙也就罢了,怎么这清退之说又是从何谈起,陛下这是要将我等斩尽杀绝不成?”

“是啊、是啊……”一帮人也跟着一起附和。

姜田左右看了看,他在今天的大朝上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清退私田的,因为他觉得此事不仅牵涉甚广,同时也没有必要,一旦工业化初见成效,或是包产到户获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那么国推广之下,私田也就没有存活的空间了。可是张韬非要强制推行,大有不挖出蛀虫誓不罢休的意思,这让他觉得自己那天苦口婆心的规劝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诸位听我一言。”姜田朝着大家作了个罗圈揖“列为臣工多是我姜某的前辈,很多人还是当年北伐的柱石,在下当然知道这清退之事牵扯颇多,故而也是一力反对,可是大家也瞧见了,连冀王的封土都要收归国有,诸位可有比冀王更高的威望?要我说这陛下心意已决,咱们再怎么反对也是于事无补,还是想点别的办法补贴家用吧。”

那老头依旧不依不饶,神色有些焦急的说道“自古耕读传家,若无田产如何耕读?姜大人莫要说笑了。”

姜田一听微微一笑“耕读传家不假,可自三皇五帝到如今,所谓的耕读传家不过六七百年,世事轮回只是这条道走不通了,大伙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众人当然知道他的言下之意,现在姜田的赚钱能力可没有人会怀疑,仅仅是替皇家造玻璃、改良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