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新国的科研崛起(2 / 4)

与此同时,新国国内的一些学者也纷纷响应号召,加入到科研机构中来。其中有一位名叫李华的学者,他对农业技术有着深入的研究。李华身材消瘦,眼神中却透着坚定的光芒。他来到科研机构,对林启说道:

“丞相大人,我一直致力于农业技术的研究,我相信,通过科技的力量,能够提高我们新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李华的语气中充满了期待。

林启拍着李华的肩膀,鼓励道:“李华先生,你的想法与陛下不谋而合。我们新国以农业为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当务之急。我相信,在你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够在农业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学者的加入,科研机构逐渐壮大起来。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创新。科研机构的负责人李睿,是一位经验丰富、博学多才的学者。他每天穿梭于各个研究室之间,与科学家们交流探讨,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在一次研讨会上,亚历山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我们可以研发一种新型的机械装置,用于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亚历山大站在讲台上,手中拿着设计图,兴奋地讲解着自己的想法。

李华听后,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亚历山大先生,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但这种机械装置的成本太高,而且在我们新国的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

亚历山大不服气地说道:“成本高可以通过技术改进来降低,至于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试验来解决。”

两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李睿看着他们,笑着说道:“你们说得都有道理。我们可以将亚历山大先生的机械装置和李华先生的农业技术相结合,取长补短,或许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最终达成了共识。他们决定成立一个研究小组,专门负责新型农业机械装置的研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研究小组的成员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不断地进行试验和改进。

他们在实验室里忙碌着,各种仪器设备发出轻微的声响。亚历山大专注地调试着机械装置的部件,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李华则在一旁认真地记录着数据,时不时地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经过数月的努力,新型农业机械装置终于研发成功。这种机械装置可以自动播种、施肥、浇水,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百姓们看到这种机械装置,纷纷赞叹不已。

“这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啊!有了它,我们种地就轻松多了。”一位老农满脸惊喜,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

科研机构的成果不断涌现,不仅在农业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军事科技、工业制造等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新国的科技实力日益强大,国家的繁荣昌盛也有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然而,科研机构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保守的大臣们对科研机构的投入表示不满,他们认为科研机构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却没有取得相应的回报。

在一次朝堂上,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科研机构成立以来,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却没有为国家带来实质性的利益。臣认为,应该削减科研机构的经费。”这位大臣的脸上露出不满的神色。

苏逸听后,脸色一沉,严肃地说道:“爱卿此言差矣。科技的发展需要时间和投入,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科研机构的成果已经初见端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为国家带来巨大的回报。”

林启也站出来说道:“陛下所言极是。科研机构的发展关乎国家的未来,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如今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科技,我们若不加大投入,必将落后于人。”林启的语气坚定,眼神中充满了对科研机构的信心。

在苏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