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酒不虚传(2 / 3)

渡缘千秋 开达无畏 1571 字 4个月前

在没外人时偷偷添加进去,连汪大虎的媳妇都不知道。

看似和普通酿造没有两样的酒就是与众不同,只要喝过真正荷花酿的人就能因此酒口感香味等一些与众不同一喝就能区分,这也是镇上假冒酒少掺水酒多的原因。

喝过荷花酿的人只要不贪便宜都会去来悦楼、老张酒肆、老李酒肆、阿五酒铺、汪记酒铺、常来客栈、鹤龙客栈这几家买酒或喝酒。贪便宜的人自然是没钱的人,他们去喝掺了水的荷花酿,这种酒要便宜一半。

讲白了人各有各的活法。有钱人要喝好酒,要喝正宗的荷花酿。那是品酒,那是喝养生酒,那是喝滋补酒。

没钱的人明知道自己喝的是便宜的荷花酿掺了水,可那也是荷花酿呀。水多酒少,可荷花酿就是荷花酿,反正喝醉时酒亦水,水亦酒。

为此,镇上无数家都自称都是从汪家购进来的正宗荷花酿,大家因卖荷花酿而挣了钱。

来悦楼生意最好,因为来悦楼老板喝了荷花酿后,是第一个提出要卖的那个精明人。店里原先卖的酒都不卖了,只卖荷花酿。就是荷花酿,让他一发不可收。

继续阅读

没几年,在老来悦楼五百丈处买了块地新盖了一栋大酒楼,成了鹤龙镇最大建筑。

用大青石垒砌成三层楼,内外用白石灰抚平,请名家在白墙上作画,黑白有度,让人赏心悦目。三层以上用巨木搭建出三层木楼,木楼雕梁画栋,刷上红漆,气派宏伟。

夜晚,楼阁外墙上点亮悬挂的一百零八盏红灯笼,照亮四周,因而取名“红楼”。

红楼开张,没想到老来悦楼生意更好。很多人羡慕嫉妒恨,都说老来悦楼这里是个聚宝盆。当然,随着来鹤龙镇喝酒买酒的人增多,红楼生意逐渐盖过来悦楼。

肖芙、蔡雾桑、郝大忠来到了鹤龙镇。

鹤龙镇,肖芙是有印象的,可这次让她以为来错了地方。鹤龙镇已经大变样,以前的小镇如今和城没什么区别。

肖芙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蔡雾桑紧跟其后,郝大忠牵着马。若没以前的记忆,她还以为走进了酒坊,来错了地方。

全是卖酒的铺子,或跟酒相关联的行业,而且到处飘散弥漫的酒香。汪宅所在地方洛龙塘肖芙是知道了,但她没有先去。

她想转转,找一下幼年时记忆。

溜达一圈,很多地方都拆了重建了,原先的小镇面目全非。转了变肖芙索然无味,当走到来悦楼时肖芙眼前一亮。楼还是以前的模样,只是修补的厉害,原样还在。

前后一看,一栋白墙红顶的石木楼耸立,显着高大宏伟,而来悦楼相比之下显得矮小老旧。此楼的存在与当今镇上鳞次栉比的豪宅高楼相比,更显得相形见绌。

肖芙笑笑,她来到老来悦楼。这里她有印象,当年只能在酒楼门外看看,是不敢进酒楼里面去的。那时自己很羡慕,想着能进去干个烧火丫头什么的不知要求多少人,还要烧高香。汪大虎曾经豪言壮语的说过我老子有钱了就将这楼上楼下全包场,吃他娘的三天三夜。

肖芙走进,有伙计过来牵马,有伙计前来领路。

伙计笑道:“客官,您定是老客,不然不会来老楼。呵呵,您知道我们东家就是靠这老楼起家,成为本镇第二财主。来老楼,您就对了。呵呵,客官,我们这里正宗的荷花酿,有五年、十年酿,十五年酿,二十酿,更有二十五年酿,本镇只有本楼才是最正宗。真正埋了地下二十五年。您来一坛……”

酒楼里没什么人,楼下楼上古朴典雅。一楼摆了一些酒桌,有些年纪较大的酒客慢慢小酌。二楼摆着酒桌更少,摆了些琴、棋、笔墨纸砚,还有一些盆景。显然,二楼营造成了读书人交友论道的氛围环境。如今新楼生意很爆,而老楼被老板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