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阴差阳错的婚事(3 / 5)

实非良人 半世青灯 3776 字 6个月前

去端醒酒汤,却听见一阵杂乱的声音,还有女子隐隐的尖叫声,她忙去瞧,竟是桓怏进了屋子。

这屋子里的人大都是女眷,亦有不少待嫁闺中的女子,这样见了外男,岂不是有失礼数,大都拿着袖子挡着脸颊,或是胆大些的,偷偷的打量着桓怏。

桓怏原本就生的俊俏风流,亦不像是外面那些男子粗犷,亦是眉目如画,竟压倒女儿家的美貌。世人皆知桓怏最是纨绔之人,外面亦是传得乃是獐头鼠目似的人物,今日一见竟是这样的人,亦不知有多少的女子动了心。

而他的目光却是毫不顾忌的在屋内逡巡了一圈,然后落在绛墨的身上,这才将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毫不顾忌的走了过来。

绛墨醉了,但听见动静还是慢慢的抬起头来,刹那间如同抹了胭脂的脸上有了一丝的笑意,“你来了?”

桓怏见她醉了,忙将手伸了过来,“瞧你跟小醉猫似的,还不快跟我回去。”

他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极为温柔,夹着无尽的宠溺,旁边的女子听了无不羡慕,若是嫁得这样温存的人,便是为妾又能如何。

醉酒后的绛墨十分的听话,将手慢慢的伸了过去,然后站起身来,只是那袖子不小心荡到了一盘糕点,刹那间落在了地上,有几块甚至黏在了绛墨的鞋面上。

桓怏皱了皱眉,却见那糕点上裹着厚厚的一层黏糖,便亲自俯身将她鞋面上的碎块摘下去。

屋内的人都看的仔仔细细,这想来是男子尊贵的很,若是谁家的男儿去伺候一个女子,那便是被世人耻笑的事情,而桓怏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众人皆是惊掉了下巴。

满屋子的人倒只有卫姨娘满脸的从容,这些的事情她已经完全见怪不怪的了,便忙笑道,“快送她回去罢,一会我命人去送一碗醒酒汤去。”

桓怏这才半扶着绛墨出了卫姨娘的院子,两人才出了院子,却见外面亦是火海一般,府邸的窗格门户一并摘了下来,全挂上了彩穗的宫灯,好似尽头便是天宫府邸似的,一眼竟看不到头。

桓怏见她醉的这样的厉害,便扶着她慢慢的走,初春的风有些凉意,他忍不住叹了口气,却见一处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栏,盖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便带着她上去想要透透风,顺便能解酒。

等她搀扶着她上了亭子,将她安置在椅子上,却见她趴在栏杆上,瞧着那水里倒映在的灯笼的红影,怔怔的出着神。

那样的红,竟让她不由得想起桓蘅的那一身红衣来。

桓怏凑过来细细的看着她的脸,笑道,“你在瞧什么,竟这样的仔细。”

“那身嫁衣是皇帝赐的,好生的漂亮,只可惜我这一生也穿不得了。”她慢慢的闭上了眸子。

桓怏听到这样的话,不由得想起绛墨那身淡红色的嫁衣来,越发的气恼起来,偏生又想起来那日桓蘅居然扯下了绛墨的盖头,便越发的气恼起来,新仇旧恨的夹在一起,便生出狠心来。

他原本就是胡作非为的人,什么事情也不怕。

“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将那身嫁衣给您带回来。”说完他便将自己的外袍脱下来一件,盖在绛墨的身上,然后又细细的吩咐了一句,“你可不许乱跑。”

醉酒后的绛墨听话的有些怪异,她用力的点着头,“是,我就在这里等着你,等你将嫁衣带回来。”

桓怏听了这话,便直奔着桓蘅的院子里而且。

桓蘅原本就是性情淡泊之人,没有几个丫鬟们侍奉,等他过去的时候,却只见门前应景似的挂着一排红灯笼,几个小丫鬟待院子里打着瞌睡。

其中一个小丫鬟见他过来了,吓得脸色发白,“小公子怎么来了?”

桓怏难得的心情好,唇角还挂着若有似无的笑意,“那新娘子可在里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