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命。”自从来了太平府,姚明恭就发现了一件事情,按理说,依照大明礼制,就算刘毅是国公,地位超然,可是他面前的是什么人,那可是太子殿下啊,未来的储君,或者说崇祯殉国之后,太子已经可以自动递补为皇帝了,可是刘毅的态度却不同寻常,正常人见到朱慈烺早就三叩九拜了,可是刘毅却并没有这样,而是显得大家的关系很平等,不管是对太子还是对姚明恭,虽然礼遇,可是并不是大礼参拜唯唯诺诺的样子,这让姚明恭心里咯噔一下,但是面子上不能表现出来。众人进了书房,太子坐在上首,刘毅和姚明恭分坐两旁。刘毅开口问道:“怎么样,娘娘的情况还好吧,本督听说娘娘茶饭不思,这样可对凤体不好啊。”姚明恭摇摇头道:“先皇驾崩,娘娘的心里也不好受。”事实上,当日在坤宁宫发生的事情刘毅已经听刘金汇报过了,若不是周皇后他们当机立断,估计就被一锅端了。但是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崇祯虽然刚愎自用,但是对周皇后还是不错的,最后虽然犯了糊涂,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周皇后有如此表现也是正常。
刘毅说道:“待会,本督亲自去劝说一下,本来就旅途劳顿,这样熬,就是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了。”姚明恭没有接话,顿了顿又道:“大都督今日来访,怕是有要事相商吧。”姚明恭不喜欢绕弯子,既然刘毅这么快就登门,干脆大家把事情说开了好。刘毅见姚明恭这么痛快,一点也不像个官员,索性笑了笑道:“没想到姚师傅性格比我还急。”其实他对姚明恭印象不错,从情报军的报告来看,姚明恭很看好自己和青弋军,并且在崇祯面前多次进谏,只是皇帝不听,还把他拉出午门杖责了一顿。刘毅随即道:“方才先生教殿下练字,这字好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殿下也说出了其中深意,敢问先生,面对当今态势,应当何解?”
姚明恭知道自己表态的时候到了,立刻起身道:“大都督要听真话?”刘毅点点头道:“当然要听真话。”姚明恭道:“那好,在下就直抒胸臆了,其一,太子殿下应该立刻前往南京监国,当年成祖在南京登基,却定都北京,可是南京六部并未裁撤,这说明先人早有智慧,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在南京留下一个完整班底,朝廷一旦南迁,官员可以立即到位,政务马上就能运转,可谓是安排妥当。如今这件事情已经发生,太子前往南京即位,调动南京六部,重建大明。其二,青弋军乃大明新军,也是朝廷最强的武装力量,战斗力强大,正好就在南京,有这支强军在,北伐岂不手到擒来,据我所知,江南十府还有湖广现在都在大都督治下,太子在南京登基,闽浙、两广、西南可以全部归大都督调遣,在下建议授予大都督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位,总督天下兵马,誓师北伐。其三,大明税赋实际上以南部居多,北部居少,况且北部连年战乱,民生凋敝,朝廷只要能稳固南部半壁江山,经济军事政治哪一样不是领先于北部,李自成乃是流贼,不事生产,如今在京师胡作非为,虽然人多势众,但在下认为是乌合之众,可以剿灭之。至于皇太极,不是华夏正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得不到人心,也肯定不是王师的对手,如此,天下可定。”
啪啪啪,刘毅鼓起掌来,“好,姚大人一番分析可谓是有理有据,妙,妙。”姚明恭像是得到了鼓励一般,“既然如此,大都督何不立刻护送太子去南京,然后誓师北伐,早日还都?”刘毅一抬手道:“在此之前,我想问一个问题。”姚明恭拱手道:“大都督但讲无妨。”刘毅道:“姚师傅前面说的都对,我却想问,然后呢?”姚明恭一愣,“大都督的意思是?”刘毅道:“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然后呢?如果按照姚师傅的建议把事情做完了,然后呢?”姚明恭蒙了,“然后?什么然后?皇帝还朝,天下大定,大明定然能再次迎来中兴之事,大都督所作所为,岂不是名震天下,青史留名?”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