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南边还有个刘毅啊,这才是朕的心腹大患,不能灭亡新军,这都是空谈,难道放着江南之地不管吗?朕要的可不是金国和南宋啊。”范文程道:“皇上言之有理,可是目前的局势,要想将刘毅一网打尽只凭借我一家之力是不可能的,必须联合李自成,先打刘毅,灭亡江南之后,两家再另做打算。”皇太极道:“就不能先想办法吃了李自成,再由我们独自南下决战吗?”
范文程道:“恐怕不行。”皇太极转身道:“说说理由。”范文程拱手道:“先动李自成,必然会引起刘毅的注意,李自成虽然政治上很幼稚,但也不失为一代枭雄,他这点眼光还是有的,如果我们动他,也许他可能会暂时放下和刘毅的芥蒂,毕竟大顺和新军算是大明朝的内部矛盾,跟我们是外部矛盾,两害相较取其轻,这两家如果先对付我们,大清国会吃大亏的。目前来看,李自成和刘毅的南直隶核心区接壤,先让这两家开战,围绕南直隶大打出手,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西北四省在大清手中,从汉中南下,直抵荆襄之地,若我们能切断湖广,刘毅的南直隶和四川首尾不能相顾,再加上新军主力肯定在南直隶和河南、山东交界一带跟李自成火拼,我大清岂不坐收渔翁之利?”
皇太极不断点头,对范文程竖起大拇指道:“妙!妙!范先生果然大才。”皇太极又道:“那敢问先生,我大清的下一部动作是?”范文程指了指站在房中的洪承畴道:“皇上何不问问洪先生,若说内地局势,洪先生可比奴才要懂。”洪承畴进入大清阵营之后,还没有献上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计策,此刻范文程推荐,他感激地看了范文程一眼,便指着地图道:“既然两家已经将大明北方之地分割,我大清自然要先平定西北,内地微臣不担心,主要是九边,比如榆林的尤世威,大同的侯世禄等人,都是硬骨头,不吃了他们,我们寝食难安,必须把钉子全部拔了,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方可南下攻打湖广,让刘毅两线作战。试想,我大清精兵五十万,大顺军不下两百万,另外还可以发动一些地主武装,加入我们的军队,数百万人马,他新军主力不过区区十几二十万,如此兵力对比,他还要分兵防守广大区域,刘毅拿什么跟我们斗?”
范文程倒不是对洪承畴另眼相看,非要自己谦虚,给洪承畴一个建言献策的机会,而是对于西北四省的局势,范文程自知不可能比洪承畴了解,人家可在这里当督师当了几年,以后打仗,皇太极少不了问计于洪承畴。自己作为大清文臣之首,在战略上把握方向即可,战术上可以让洪承畴发挥,打赢了不影响自己的地位,打输了洪承畴担责便是,所以才点了洪承畴的名。皇太极听完洪承畴的解说,不禁击节赞叹道:“朕得先生,如虎添翼。”洪承畴立刻拱手道:“微臣只是对西北比较熟悉,西北之战,宜早不宜迟,大军即刻拔营发动攻击,放出京师已被攻占,崇祯已被李自成逼死的消息,前面几镇定会斗志全无,传檄而定,唯有大同和榆林二地,需要费一番工夫,但榆林在多次作战中精兵损失不少,尤世威伤了元气,不足为虑,我军需先抢占大同周围,堵住侯世禄和侯拱极,不让大同军和尤世威汇合才好。”
皇太极一拍桌子道:“就依先生,来人,传朕旨意,大军立刻出动,向西攻击,兵围大同!”四月一日,皇太极在和彼得洛维奇等人商议之后,即刻兵分三路,包围大同,代善一路走南边,先过白登,直达许家庄,沿着桑干河,直抵怀仁,切断大同镇南边的退路,洪承畴和一众汉将带领一路走北线,沿着长城防线,先到镇川堡,再到雷公山,切断大同镇到北面长城防线的联系,同时让彼得洛维奇亲率哥萨克与豪格带领的八旗精锐骑兵一起,跟着北线军一起行动,在雷公山分兵,直达十里河,堵住大同镇军队前往西边威远卫从而进入陕西跟榆林镇汇合的道路,最后由皇太极亲率主力大军,带着火炮和辎重一起行动,直接从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