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来说已经是尾大不掉了,他要是再扩军十二万,朝廷恐怕,再说了,真要是扩军十二万,刘毅岂不是富可敌国,怪不得陛下要彻查刘毅的财力。”薛国观没有答话,因为他知道,王承恩的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法回答,刘毅要扩军,你朝廷能阻止?你要是有能力阻止,就没今天这些事情了,刘毅已经是成了气候,其破坏力比左良玉之流可大多了,朝廷根本不敢在明面上翻脸,朝廷要彻查财力,查得到吗?刘毅现在在南直隶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一手遮天,要说以前可能还有一些牵制势力,现在周延儒集团,复社在江南肯定是一锅端,还有谁能掣肘刘毅?
有些事情薛国观看的比王承恩长远,王承恩虽然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名义上的内廷话事人,可是实际上,在目前的朝局下,内廷的能力远远没有魏忠贤在位时强大了。薛国观心里想着事情,漕运舰队的船只可就渐渐靠岸了,只听见砰的一声,为首的舰船上放下了舷梯,稳稳靠在了码头上。几名卫士下船来分列两侧,一名穿着军服个子不高的武将从舷梯上走了下来,不是戊戌还能是谁。现在的戊戌在青弋军中已经是独当一面的人物,刘毅给他请了指挥使的实职,挂了一个副总兵的虚衔。
现在刘毅麾下除了原先的晋军、陈宝、王浩、陶宗等一批徽商子弟演武场的老人都是挂了副总兵的虚衔之外,后期青弋军组建之后加入军队的甲午、戊戌等骨干基本上也
达到了这个高度,按照当日在中军都督府的规划,以后新军势必要有三十到五十个师的兵力,这些人都是要成为军长的人,也就是一个人要带领三万人的队伍,基本上也就是明代的总兵了。刘毅至少要培养十个总兵才能胜任管代这么多军队的任务,所以他们的职务提升就是势在必行。刘毅提升他们都是在兵部备案了的,上报朝廷之后,只要内阁票拟和司礼监批红之后就能生效,这件事朝廷一般不挡手,因为刘毅也不找朝廷要钱要粮,就要几个官职,如果不给,倒显得朝廷不大气了,反正连左良玉、贺人龙之流都能授予朝廷的官职,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一个名头,给就给了。x
戊戌在船上就用千里镜看见了码头上的情况,两个大官被众人簇拥,码头上既有维持秩序负责保卫的士兵,也有敲锣打鼓的乐队,显然是为了欢迎他们。戊戌心道:“哼,朝廷这一手驴粪蛋子外面光玩的还真是溜。既然朝廷这么给面子,自己也要把戏给做足了,特别是大都督交代的任务,那是马虎不得。”刚一下船,戊戌便大踏步走向了王承恩和薛国观,薛国观抬手吩咐道:“奏乐!”丝竹之声响起,码头上顿时被喜气洋洋的音乐所笼罩,那些被赶到一边聚拢起来的船东和船员们,纷纷在船上伸头张望,他们当然也看见了庞大的漕运舰队,正纳闷这些人是何方神圣的时候,震耳欲聋的鼓乐声就传来了,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大家纷纷猜测,有些人说是水师,有些人说是地方大员,还有些人说是外藩,总之众说纷纭。
戊戌走到王承恩和薛国观面前,早有引路的小黄门对戊戌说了二人的身份,他立刻抱拳躬身道:“属下是宁国府参将指挥使戊戌,参见阁老,参见公公。”薛国观心中闪过一丝不快,这新军的人架子不小,其他人见到王承恩和薛国观二位肯定是要跪下参见的,可是此人只是躬身而不跪,显然不是不知道潜规则,只是刘毅傲气,手下人自然也傲气罢了。“原来是戊戌将军,久闻大名久闻大名啊。”薛国观客套了两句,久闻大名倒是真的,戊戌是青弋军的干将,请功的奏折上经常会出现他的名字,薛国观作为次辅,对此人的名字有印象也不奇怪,而且他阅人无数,此人虽然身材较为矮小,可是动作干练,体格健壮,想必军服之下一定是一身的腱子肉,不愧是常年行伍的悍将。
戊戌从怀中掏出账目道:“二位,这是我家大都督给朝廷运输物资的账目,这只是我们的第一批船队,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