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阵势,等待农民军的进攻。
进到百步的地方,戴鹏猛然发现形势有点不对劲,打前锋的这支兵马好像不是王左挂的兵马,他们的装扮倒是有些像官兵,只是人人带着毡帽,裹着头巾,然后脖子上围着白色的汗巾,以作区分。这是哪来的兵马,怎么竟然穿着大明军队的鸳鸯战袄,前面很多人还穿着棉甲。戴鹏大吃一惊,难道哪支官军投降了农民军,这是哪个养的,疯了吗?
并没有给戴鹏太多的思考时间,李自成一到,立刻带领他的一千八百人马投入了攻城。来之前他已经和苗美商议好了作战方略。毕竟城里还有一千多官军,又是攻城,起义军是不占优势的。所以苗美的两千人马必须从旁协助李自成才能有胜算。从这时起李自成已经崭露头角,初步展现出作为一个战术达人的天分。攻打绥德县城,李自成打定主意要攻其不备,所以他命令李过带领自己和王左挂麾下所有骑兵一共五十人绕道南城,准备偷袭南城。因为他知道,农民军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多,所以必须充分发挥这个优势。他麾下拨出三百精锐和李过一起行动,绕一个大圈子前去南城外埋伏,避免被官兵发现,然后他的策略是先猛攻北门,他们砍下一根巨型树木把它制作成撞木,然后准备攻击北城门。并且让苗美的士兵协助,各派一千人拿着简易的云梯佯攻东西两城,这样的话一旦北城吃紧,那么城里的守将就一定会从南城调兵,这样李过就有机会了。安排妥当,他们不耽误时间立刻开始进攻。
攻击一开始,戴鹏就感到了明显的压力,首先是东西两城同时来报,他们受到了农民军的攻击,虽然攻击烈度很低,而且农民军的战斗力也不怎么样,但是东西两城的兵马本就不多,这么一来就被农民军牵制住了。而李自成亲率一千五百人攻打北门,打头的正是甘肃的官军,他们好歹是受过训练的士兵,正所谓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李自成的人一上来,戴鹏立马感觉到了威胁。只见城下的起义军扛着撞木直奔城门。两边有两三百弓箭手死死的压制住城头,这些人用的都是制式的步弓,威力自然比土弓和杂牌的弓箭要强,一支支弓箭射向城头,戴鹏捡起来一支一看,正是大明制式的箭支,他妈的,果然是有官军加入了农民军。只是这支官兵是从哪里来的,陕西境内,特别是陕北一带的军将戴鹏大都比较熟悉,没听过有这么一支兵马啊,而且从他们的打扮和装备来看倒不像是本地的兵马。
可是戴鹏已经没有时间思考,李自成亲自带着一千步兵扛着营中的和王左挂支援的攻城梯开始攀登,打头的正是原来李自成标兵营当中的一百战士,这些战士战斗力颇为不错,只见当先一个小旗将腰刀衔在口中,一马当先攀上了一架云梯,身后跟着五个同袍,同时攀附上同一架云梯。然后六个人同时双臂用力竟然将云梯翻转了过来。李自成用的云梯和普通的攻城梯不一样,普通的攻城梯在前端一般有两个挂钩,用来钩住城墙,增加云梯的稳定性,也避免很容易就被城上的士兵用叉杆给推到。但是李自成的云梯反而没有这两个挂钩。这源于李过创建的一种云梯战术,虽然这个梯子容易被叉杆推到,但是却能有效的防止滚木礌石所造成的伤害,当城上的守军要往城下投掷滚木礌石的时候,梯子上的士兵们就一齐双臂用力,将梯子翻转过来,同时身形停顿。这样梯子对着城墙的一面就不会有人,滚木礌石就会顺着梯子的另一面滑落下去,通常滚木礌石的体积肯定要超过梯子间的横木间距,所以等于是用攻城梯形成了一面盾牌,有效的避开了滚木礌石的伤害。而且就算上面的士兵想要用弓箭射死梯子上的士兵也必须探出身子,否则处于射击死角的攻城士兵根本就不可能被射中,而如果城上的士兵探出身子那就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城墙的保护,很容易被城下的弓手射杀。
一千兵马呐喊着攻城,小旗翻转了三次梯子,城上的滚木礌石都没有砸到他,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