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财务司等十三司、处等部门,特设专门的铁道兵,正兵军籍,初建规模是十万兵。
赵强专门提议谢雨担任铁道兵司令,等于给谢雨连升两级。
赵强的劄子递到皇议殿的时候,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张悫和邓肃都不赞成,铁道兵的规制几乎等同于一个战区编制,那么司令也就相当于战区司令,谢雨虽然屡立战功,但毕竟也才三十一岁,显然有些不合规制。
但是皇太子还是大笔一挥,给批了。
而且,海棠书屋居然没有发出发出任何声音,这说明,那是官家默许的。
大家很快也就想明白了,太子要放开手脚,有所作为,自己的班底必须保证过硬。无论是谢天赐,还是谢雨,包括王家兄弟,都是中山英雄城走出来的,当初的儿童团,可是开始算军龄了,要是这么算下来,谢雨已经是老兵。
关键,这是赵构为儿子培养的后备力量,现在要用,不管是赵坚还是赵强,不都是自己的儿子吗?皇太子都没有意见,自己这个当爹的,还能有什么话?
不过,赵构也不是什么也没说,而是建议将铁道兵的待遇标准提高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不妨让枢密院出面解决。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提高铁道兵待遇标准,一是激励机制,让这些二次入役的士兵有归属感和荣誉感;二是让这些铁道兵免于后顾之忧,只有能安顿好后方的小家,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建设当中。
枢密院很快给予回复,铁道兵在大宋军队体制内正兵军饷的基础上,每月增加劳务补贴一百宋元。
一百宋元,按照当下的物价水平,这已经能够基本保障一家四口人每月的生活费用。
赵强的十万铁道兵基建大军,在三个月内,完成整编成军,铁道兵司令谢雨以中将军衔上任。
而三皇子夏王赵进,则继续进入太学院深造,他的心愿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考入大宋最高军事学府大宋军事大学学习,然后进入军界,成为一名真正的将军。
这个心愿,在随赵构从欧洲回来的路上,已经和赵构说明,而赵构也遵循了三皇子赵进的意愿,先让赵坚继续回太学院学习,然后在复兴十九年的年考中,凭借实力去参加考试。
处理好三位皇子的事情,赵构难得在颐园静安居安安生生地过上了隐居幕后的生活。
赵构这个时候才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为什么突然册立皇太子,并且让其监国理政,这也在朝堂内外引起不小的争议和各种猜测,但是也仅仅是私底下的一些想法,五大院的当家人严令属下各部不可妄加议论官家,这是规矩。
赵构可不管这个,刚刚出了正月,就把这一大摊子交给太子后,带着梁景、龙一、龙二和张悫,开始了他的巡查之路。
不过,这次巡查调研,对外的宣称是官家要去旅行散心。
既然是散心,那么就得是一家子的事情,赵构于是带上了皇后邢秉懿和贵妃潘语蓉,加上丽妃娘娘和四皇子赵勉,一大家子人倒也是热闹非凡。
因为有女眷,所以内保特勤局高进局长命令龙二,除了神龙卫,再抽调十名凤卫加入,专司负责三位娘娘的安全。
于是,这个三十多人的队伍,以京城赵九爷的名号,开始了南下巡查之路。
现在大宋这艘巨轮,已经在一条正确的航路上乘风破浪前行,而作为这艘巨轮的舵手,赵构必须保证这条巨轮始终保持正确的航向,不能偏航,更不能陷入旋涡和风暴。
实践出真知,只有下去实地去看一看才行。这个时候的出行,虽然不能和后世比,但四通八达的官道已经让出行成为一种便捷之事,更何况还有舒适的绝影车。
用当下大宋最流行的话语,叫基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