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日。
一大早,邢皇后就指挥着静安居的宫女开始收拾布置,送完灶王爷之后,才正式开始进入春节前的各项准备,扫尘、剪窗花、请诸神等等,几个孩子在大姐赵神佑的带领下,追逐打闹着,赵佛佑就像一个假小子,胆子大得很,开始在静安居噼里啪啦放起响鞭来,让整个静安居颇有一些过年的味道。
现在的静安居,赵构没有用太监。从复兴三年开始,赵构已经下令取消了各地进献小太监的规定,以前的太监,不管是两福宫,还是各王府,到了年龄,可以自主选择,王府留下养老或者去专门的内务部下属的养老院养老都行,但不再新增太监。
换句话说,这个行当,从复兴三年之后,逐渐要消失。
现在已经到了复兴九年的年尾,马上就要迎来复兴十年的新年钟声。十年一大庆,第一个十年,一定要搞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
赵构上午在颐园办公,下午基本上就在静安居和孩子们玩耍,有时候和折不台一起动手制作一些灯笼啊、雕塑啊、花架啊等等为静安居装扮用的道具,孩子们有时候也蹦蹦跳跳地过来掺和,赵构笑呵呵地一一给他们分配任务,做得好的,晚上奖励故事一个。
要说赵构讲故事,不要说孩子们爱听,就连皇后和各位爱妃,包括静安居里面担任服务、警卫的宫女,甚至外勤值守的飞龙卫,都爱听。
赵构可是当初听着刘大师的评书长大的,里面的扣子活使得最好,富有磁性的男中音,不知道迷倒了多少少女的心。
据说,王大家还恳求官家将这段故事讲出来,由凤楼铁嘴张整理,作为凤楼书场的保留节目。
赵构欣然答应,凤楼铁嘴张只听了赵构说了一回,便自此遍告天下书场,大宋官家的说书,才是天下第一书。
铁嘴张凭借《血色天竺》一书,转战大宋帝国各地书场,场场爆满,火遍了整个大宋帝国包括西域各国。
随着铁嘴张的一张嘴、一部书,赵构的丰功伟绩和他的治国理念,悄然深入民心。
所以,听爹爹讲评书,才是孩子们最大的快乐。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