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平安无战事(2 / 3)

回手抽出太刀,还不等举起,竹哨声响,“嘭嘭嘭”的硬弓弓弦之声响起,箭如飞蝗,覆盖了整个前院,足有上千只箭羽将四人射得如同刺猬一般。

一队黑衣人出现,将四人尸体急速搬走,清理现场,整个前院迅速恢复了平静,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不过,从摄关府后门呼啦啦开出一队队骑兵,在各自统领的带领下,前往方才几名将领的军营,手里拎着的,正是他们身上的关防信符。

罗城门外,三千大宋帝国陆战队精锐正列阵以待。

后面,是陆战第一军、第二军,是接受城防的主要力量,包括两个炮兵师。同时也是执行第二套方案进行武力攻城的主力部队。

其后是玄鸟军团,他们要驻扎在城外大营,负责建立整编大营。

最后,是大宋帝国皇帝的两营一卫护卫的中军大营,只等所有接受事宜完成之后,护卫大帅进驻平安京。

约定的时间是午时正刻,如果城头没有竖起大宋帝国的浴血凤凰国旗,赵构将下令直接攻城。

城外,所有进攻准备都已经就绪,三千陆战敢死队将担负第一波攻击的任务,拿下罗城门,攻占城门楼,为陆战第一军和第二军开辟突破口。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六十门12磅野战炮黑洞洞的炮口直指罗城门以及两侧城墙,赵构不介意用上千发炮弹将整个平安京的南城墙夷为平地。

眼看时辰已经接近午时初刻,赵构下令各部进入预设战场,准备战斗。顿时城外军号连声吹响,人喊马嘶,喊号声此起彼伏,各部有序进入了攻击阵地,炮兵已经开始校瞄准备。

城下面人喊马嘶,城头上战战兢兢。

城头上城门楼下面,城门防御使岸边静雄满头大汗,又不敢擅自离开,只是冲身后亲卫队长嘶嚎着:“快去,看看摄关大人有消息了没有?”

“回大人,已经派了五批人了,据回来的亲卫讲,他们连府门也进不去,只是见到了藤原基石大人,让耐心等待。”

岸边静雄搓着双手,不停地走来走去,时不时向外张望。城外的宋军一大早就已经开始构筑阵地,到了辰时,全军已经进入战备状态,剩下的这一个时辰,才是最难熬的。

自己不做戒备不行,要是呼啦啦上了城头,万一激怒了城外的宋军,引起意外,宋军开始攻城怎么办?据说宋军的霹雳炮很厉害,多厚的城墙都能给你掀翻。

但不做准备,真要开打再上来,那就太晚了。

岸边静雄一面让手下准备守城,安排兵力部署,囤积守城器材,一面让城墙上的士兵全部撤到藏兵洞里,只保留少部分观察哨,以免刺激到宋军。

越到接近午时,岸边静雄的心情越着急,眼看城外宋军已经开始布阵,三个梯队已经集结完毕,只看第一波的攻击队伍,就在两三千人左右,加上几十门仰着黑洞洞炮口的霹雳炮,岸边静雄只能默默祈祷自己的摄关大人早点送来那面火红的宋国国旗,而不是一道黄色的圣旨。

眼看已经过了午时初刻,还有一刻多钟,就决定了平安京的命运,也就决定了他岸边静雄的命运。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战马“呼啦啦”的疾跑声,两名摄关府御林军亲卫策马狂奔而至,岸边静雄没有看到扬起的红旗,却看得清清楚楚,不等马匹停稳就跳下战马的亲卫从怀着掏出一个布包,三步并作两步冲上马道,向城楼跑来。

看到亲卫手中的包裹,岸边静雄的一颗心慢慢沉了下去,里面应该是来自天皇的诏书。按照约定,看到诏书,意味着天皇下诏开战,死守平安京,虽然做主的是藤原忠通,但下达诏书的,一定是天皇陛下。

岸边静雄仿佛看到了自己被犀利的炮火撕碎的场面,虽然心有不甘,也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