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铁桶刺猬阵(2 / 3)

家老藤原景,冲击要猛,攻击要狠,不要怕伤亡,你打丢了多少人,我后面给你补充多少人,只要一个结果,撕开宋军大营的营寨第一道防线。

藤原景是藤原家族重点培养的第二代年轻将领,是藤原善常的第三子,此子善于斗狠,打仗不要命,自身功夫精湛,深得御刀流刀法之精要之法,也是藤原忠通所谓的“四虎弟子”之一。

藤原景骑在一匹雪白色的战马上,这匹马还是藤原忠通送给他的出山礼物,赐名“月影”。

他手下五千人,是第一波攻击的队伍,也是他的精锐部属,他打仗从来不会留后手。他认为打仗一上来先留后手,根本就没有取胜的决心,所以他的部下都知道,从踏上战场的第一步,就不会有后退之说。

宋军的营寨成品字形驻扎,互为犄角,中军大营在后面,左营和右营分据两翼,中间是一个大约一千米左右的通道。

宋军的布局不走寻常路,是一个倒品字布置,中军靠后,两翼靠前,这样的布置固然可以利用两翼的兵力对进攻之地形成杀伤,但也更容易被对手各个击破,尤其是对方占据优势兵力的时候。

继续阅读

所以,藤原景的战法也很明确,集中优势兵力,先攻击宋军左大营,卸掉宋军的左臂,再卸掉他的右臂,最后毕其功于一役,歼灭其中军大营。

为了牵制右翼,藤原善常派出了另外一员大将脚本义隆,率领两千人佯攻宋军右大营,牵制宋军。

另外一员大将平江大措,率领三千人监视宋军中军大营,顺便作为预备队使用。

藤原善常还是很谨慎,但信心十足。

“呜……”进攻的号角终于吹响了。

藤原景手中的太刀遥指,手下三名部将各带一个千人队开始发起攻击,战马踏击着关中平原的大地,轰隆隆地传出去很远,逐渐形成了一个紧凑的箭矢阵型,开始急速冲击。

藤原景身后,第二波次三千名精锐步卒已经列阵完毕,准备随时完成冲阵。

在距离宋营大约四百步的时候,宋军的第一波打击开始从天而降,那是三千名弓箭手的第一波箭雨。

宋军特制的蹶张钢臂弩是防守大杀器,三百步到五百步是最佳的杀伤距离,宋军的射击诸元划分成了三阶段,四百步、三百步、二百步,进入二百步,则是钢臂弓的射杀距离。

宋军没有带炮,要是有炮,日本人则不会在这个地方聚集大军寻求决战,这个山地地区,也确实不适合炮兵的机动。

但宋军可不是离开大炮就不能打仗的地步,相反,宋军的机动作战钩子战术才是最拿手的。但要说防守,任何一支宋军都要在安塞军事基地经历饕餮军团变态的攻击,一支攻守兼备的部队,才是一支合格的强军。

宋军的反击中规中矩,不说多么犀利,但也是严防死守。

每人十匣箭,分成三个箭阵,分段射击,保障火力不间断的同时,还保证了火力的密度和强度,适合敌人冲击的路线和战场宽度各项数据都早早在宋军指挥部的地图上标注的清清楚楚。

为了这次“香饽饽计划”,这次屯河集团军带的最多的物资,就是弓箭,这是防守的远程大杀器。

还有就是铁丝网,在大营栅栏前一共三道近六十米,密密扎扎的,敌人的骑兵纵然可以利用冲起来的速度越过第一道,但绝对不可能连续跨越三道铁丝网,这是拦阻敌人骑兵最好的障碍,而且,每道铁丝网之间,还布撒了大量的铁蒺藜,那是骑兵的噩梦。

大营正门,预留了一条通道,只有宋军自己知道,被动防御从来不是宋军的风格,防守反击是必修课之一。

三万支箭形成的箭雨,将日本人的第一波攻击彻底瓦解和粉碎,没有一名骑兵能攻击到营寨前第一道铁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