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是,抽调那一路,金国的那一路就空了,宋军还有两路登陆大军在虎视眈眈盯着自己的曷懒路和速频路,这是金国的腹地,断然不容有失。
到现在,完颜吴乞买才发现,金国和现在的宋国,还真是有差别,据说宋国最富庶的江南各路,都还没有动员起来,现在,宋国投入的力量,只不过是黄河以北的五六路的力量而已,当然还要算上他们那个延合大联盟五国之力。
这个时候,完颜吴乞买有点后悔没有听从完颜希尹的建议,全力去经营西夏,让赵构这小子抢了先机。本来西夏是自己的附属国,怎么一夜之间投奔了宋国,还是自己大意轻敌了,小小的西夏,在自己强大的羽翼之下庇护着,长大了却投靠了敌人,这才是让完颜吴乞买恼怒不已的原因。完颜希尹建议自己亲自和西夏皇帝会晤,并且不再向西夏征税和纳贡,还将原大辽的两路赋税归于西夏,但完颜吴乞买就像一个暴发户突然发财了,想让他往出掏钱,就像割肉一样,吴乞买自然不愿意,手下的部族也绝不会同意。
完颜希尹曾长叹:“这个时候能用钱财解决的没有解决,恐怕将来就不是钱的问题了。”
现在看来,宋国一个重开丝绸之路和宋夏边贸榷场,就让西夏赚得盆满钵满,远远大于金国给与的好处,别忘了,这才是个开始,随着延合大联盟的成立,据说吐蕃也要加入进来,赵构小儿的买卖,已经远赴大食以西,现在的丝绸之路上,到处是商队。宋国的通达商行,把分号,已经开到了波斯王朝。
吴乞买失了先机,又丢了后手,现在燕京府虽然还握在手里,却是一块烫手的山芋,丢了,心疼,吃,烫嘴。赵构的三十万大军可不是摆设,那就是一个圈套和陷阱,就等着自己往里面钻呢。完颜宗秀试探了一下,折损了五千人马,要不是缩得快,宋军的另外一路大军上来,就能把完颜宗秀的十万人包了饺子,吞吃得干干净净。
可恶、可恼、可恨。完颜吴乞买尽管心下不爽,但下令其余各部,无令不得擅动。
这个完颜兀术可不知晓,他只知道完颜宗秀救援不成,又被打回去了。自己困守孤城一座,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宋军攻又不攻,打……对,自己不会主动出击突围吗?
当完颜宗弼将这个计划提出来的时候,居然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以完颜宗宥、完颜阿里、完颜浦卢、王宝龙等嫡系为主的一派,主张杀出重围,反正困在此处,横竖时间一长,也是一死,不如堵上一把。
突围还是有几方面的优势的:金兵善于冬季作战,在茫茫雪原上,金兵的机动性要比宋军灵活;再有就是现在的金兵还有斗志,如果再过一段时间,真的来拿饱饭也吃不上的时候,恐怕连跑路的劲儿都没有了,更不要说战场厮杀;最后一点就是大家都知道,拼命杀出去,尚有一线生机,留在城里,死路一条。
让人意外的是,燕京留守郭药师选择支持完颜宗弼的突围计划,因为他不想落在赵构的手里。
但以副帅雷远、金兵副使完颜雍、兵马副总管陆笃诜、燕京府尹刘志、通判崔大元等人为代表的一方,则反对突围,原因也有三条:首先这白茫茫的雪原上,金兵的骑兵根本跑不快,也无法隐蔽自己的行踪,只要一出城,宋军的斥候就会在第一时间将情报送到赵构手里,失去了突围的突然性,突围很难成功;二则突围是全体突围?还是一部分人先走?这要弄清楚,否则极易生变,带不带老百姓?还是只要求军队突围,不管城内上百万的老百姓?如何向金主交代?
最重要的是,金主完颜吴乞买给兀术的命令是坚守燕京府,在没有接到新的军令之前,这是吴乞买对完颜兀术的要求,虽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私自突围,属于抗命,以后保不齐会以此来对元帅不利,雷远请完颜兀术三思而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