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子长为我谋(2 / 3)

元作为李继宗的高级幕僚,自然是是知道这件事,但李继宗秘而不宣,只是不想张扬这件糗事。要知道,西夏铁鹞子,可是西夏军队里精锐里的精锐。李继宗仔细询问了带队的铁鹞子,铁鹞子却说,他们遇到了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敌人,诡计多端、而且层出不穷,这还只是普通的敌后侦察,如果在战时,铁鹞子头领不敢肯定这五百人能回来多少,他们铁鹞子的箭,根本射不穿对方的铠甲。而对方装备的钢臂弩,却可以轻松在西夏长弓的射程外,破开瘊子甲,那种泛着蓝汪汪的钢制箭头,至少现在西夏的工匠,仿制不出来。

李继宗对李元说道:“子长,这意味着什么?宋国现在,根本就没有把我们西夏当做真正的敌人,他们的宿敌是金国。我们对金称臣,也不过是权宜之计,那时候宋国还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先皇对金屈服,也算是明智之举。宋金在未来三到五年,必有一战,所以,宋国主动前来会晤,这不是祈求,而是明确要我们做出选择,字长,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李元问道:“大帅的意思,是选择站在宋国这一边。”

李继宗点点头,说道:“我们做最坏的假设,如果我们不和宋国联盟,有两种可能,或为中立,谁也不帮,这个中立,其实很难,因为名义上讲,我们还是金国的臣子国,金国皇帝一纸诏书让西夏出兵,你出还是不出?二来就是全力支持金国,和宋国抗衡。可今非昔比,以我的判断,宋国不想两面树敌,但不等于没有这个能力。

字长,宋国之大,远远超出你我的想象。宋国皇帝在南方实施一种模式,叫做开禁改制,鼓励人们走出去,和海外番化之地通商,互通往来,宋国本就海运发达,有了国家的支持,南方各路的财富,会翻着跟头地往上走,现在宋国一共二十四路,我西夏十二军司,正好是我们的两倍,这可不是一个数量的问题,宋国的一个路,可比我们一个军司要大得多,其举国之力,根本就不敢想象。宋国根本不需全部占领西夏,只需占领我靖边四司,甚至三司,保证好他大军的西北侧翼安全,就可全力发动对金国的灭国一战,至于西夏,就是宋国手里的馕饼,他什么时候要吃,随时都可以咬上一口,直到全部吞下。”

李继宗仰天长叹一声:“西马、瘊甲、夏国剑,这是我西夏大军的依仗,可你看现在,宋国可曾有过过分要求吗?除了西马以外,我们能拿出手的东西,不多。说明宋国根本就没怎么看到眼里,只有一种可能,他们的东西比我们的好。”

“所以,子长,我们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让西夏走出一条求生之路,放弃对金国的臣服,全力倒向宋国,这是我的真实想法,也必须和皇帝陛下讲清楚厉害关系,还望子长为我谋划。”

李元开口说道:“司帅,要说整个西夏,还是您对局势的判断最厉害,都在节骨眼上。我早说过,金国狼子野心,全无信义,自此臣服与他,每年只知道索取无度,我西夏的良马、铠甲、皮毡等物资,外运无数,就是趴在我们身上的旱蝗,迟早会嘬死我们。您既然有如此想法,以我的判断,您的作用还是一个桥梁纽带而已,既然首先是宋国郓王前来斡旋,那么后面一定还会有更高层面的人物出面,这个人,一定是宋国皇帝赵构亲至,这一点,倒是让我李元刮目相看,了不得,了不得。不过,我建议您要拿出诚意,直接和郓王说,要见一见其背后之人,他自然会知晓怎么回事,不过,您可要想好了再说,和宋国皇帝会晤,可非同寻常,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我建议,您到宋国的榷场去谈,可以遮人耳目。”

李继宗点点头,说道:“如此劳烦字长为我准备,我要静一静,好好捋一捋思路,说实在的,我还真想见见这位宋国年轻皇帝,据说,他的功夫真是不赖。”

李元笑道:“准备一些什么礼物,您还先得拿个章程,根据您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