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宋廷又要和反贼议和了?(2 / 4)

手来:“拿兵器!”

当这位兵部尚书亲自出马,邓飞所率部将立刻死伤惨重,防守阵势被撕开缺口,攻上城楼的宋军再也稳不住阵脚,节节败退。

意识到敌将凶猛,宋军后继无力,张青对着李逵叫道:“铁牛,攻不下了,莫要纠缠,走!”

“啊——!!”

李逵眼睛里的赤红之色缓缓消退,仰天发出狂吼,声浪如潮,不仅吓得方腊军面如土色,就连方杰都大为心悸,眼睁睁看着对方带兵回撤。

“此等凶汉,可为万人敌,那宋江本是小吏出身,身边居然招募了这么多人才,怪不得可以独当一面!”

“唉……江陵还能守多久呢?”

王寅看着那股黑色旋风退了出去,眼神里浮现出疲惫与忧虑。

作为荆湖北路的治所,江陵府的评价是“土地沃衍,最为出产谷米财物”,因为它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确实在农耕生产上颇具优势。

但显然,这样的城池是典型的易攻难守。

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南梁第六任国君梁元帝,十分头铁,定都江陵。

这皇帝没什么名气,更出名的是他那个老婆,“徐娘虽老,犹尚多情”,也就是半老徐娘的成语出处,不过出处本身的“徐娘”并没有姿色,反倒是相貌丑陋,年纪很大了还喜欢淫乱私通,后来才渐渐用来形容年长而颇有姿色的女子。

而梁元帝定都江陵,是有一定的政治原因在,此人本来就是镇江陵的湘东王,手下多“楚人”,不想离开荆州故土,灭了宇宙大将军侯景后,如果还都金陵,丢掉了荆州士族的支持,梁元帝觉得两头不讨好,才在此定都。

那么定都江陵的代价是什么呢?

三年之后,江陵就被西魏攻陷,梁元帝被俘,以土袋闷死。

这位独眼龙、绿帽王,用生动的反面例子告诉世人,南方就得定都金陵,只有那里最适合为都城,其他地方都不行,任性的下场,唯有国灭人亡。

方腊早就有称王建制的想法,迟迟不做,也正是因为江陵府不适合,他既然想成大业,就不能贸然为之。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宋军再这么攻打下去,怕是连老巢都没有了,更别提什么宏图大志……

此时方杰来到面前,低声道:“王尚书,我叔父的大军何时才能回归?如果再不回来,我们恐怕撑不下去了……”

王寅看着城楼上搬运尸体,士气低落的守军,赶忙大声道:“请少郎放心,先撑不下去的定是宋军,从敌军将领就能看出,这宋江你们可有人知晓?此人不过是山东一小吏,正因为刘法投敌,贼廷对于西军其他将领不再信任,才会让这等人统兵!”

方杰情不自禁地点头,其他将士听了也放松了下来,直到又有亲卫快步冲上:“朱知府拒捕顽抗,正在冲突,尚书速去!”

王寅脸色立变:“走!”

身为兵部尚书的他,负责守城交锋,身为吏部尚书的王庆,则是安定城中。

而当王寅急冲冲赶至时,知府朱旦已经被拿下,王庆快步过来,用最简略的话语道:“小衙内被宋江拿了,策反他里应外合,是否应下尚且不知,但我不敢冒险。”

王寅明白了前因后果,深吸一口气,感到大为棘手。

这和当年耶律得重处死燕云的汉民将领时,遭遇的困境是几乎一致的。

从理智上判断,他们觉得这位率先投靠方腊的江陵知府,不会再度倒戈,却又无法确保万无一失。

所以王庆抓人的行为,连王寅都挑不出错来,但真正走到朱旦面前,王寅却做出了与耶律得重相反的决定:“快给朱尚书松绑!”

众人微怔,尚书之位是方腊的许诺,因为朱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