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官家更是一个在大好局面下,都能跟辽军签订议和盟约的昏君,不会阻拦,关键是麾下之人如何安抚,之前一直称官家为弑母贼,称宋廷为贼廷,现在如果臣服,我的威望也会一落千丈……”
“是了,我并非接受招安,而是要与宋廷平起平坐,这样才能安抚手下,稳定军民之心!”
方腊想清楚了接下来与宋廷的关系转变,然后思考谁去为自己做这件事,准确的说是背这口黑锅。
毕竟在他之前的宣扬和推动下,宋廷已经尽失人心,如今要议和联盟,推动者肯定是千夫所指,麾下左膀右臂王寅和王庆都不合适,那样最后还是会牵扯到自己……
“还是要明尊去做这件事!这也是这邪教贼子欠我的!”
方腊咬牙切齿地想着。
他以前是对这个藏头露尾的明尊有些忌惮,生怕未来自己控制不了对方,许诺给明尊教的国教之位也没准备兑现,而是要成就大业后将之再度定为邪教淫祭,极力打压。
经过这次进攻襄阳的战役后,方腊更是从厌恶转为仇恨,如果不是明尊自信满满的承诺,他不会等待这么多天,三军也不必耗费如此多的粮草,奈何不了“佐命”就承认,嘴硬个什么!
但现在连宋廷都要寻求联手的可能,明尊教自然更不能舍弃,唯有继续忍耐,将对方的价值压榨到极致,再一脚踢开……
“报!紧急军情!”
脑海中正推敲着具体实施步骤,快马飞奔的声音从前方传来,一名斥候急急扑到大军面前,经过层层验身后,在庞万春的带领下走了过来。
方腊见此人衣甲上沾了血迹,脸色已是一紧,果不其然这位奉上军情,展开一看,脑袋不禁嗡的一下:“宋军进逼江陵府?鄂州如何了?”
斥候泣声道:“贼军诡诈,石元帅中了诱敌深入的伏击之计,损兵折将,大败回鄂州镇守,贼军趁势急行,直逼江陵府下!”
“我小觑了宋廷,那折可适和种师道都是西军名将,又由宰相章惇亲至前线,石宝终究还是不及这等强敌啊!”
屋漏偏逢连夜雨,方腊胸膛剧烈起伏了一下,沉住气问道:“江陵府下的宋军,由何人领军?”
“宋江!”
……
“我宋江,终有出头之日了!”
宋江端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看向江陵城头,眼神里是掩饰不住的豪情万丈。
若是太平盛世,他此时恐怕还只是郓城县一个小小的押司,便是再乐善好施,结交好汉,名声也不该出山东;
若是按部就班,即便是在最精锐的西军内,获得杀敌立功的机会,从普通士卒一步步往上爬,他至今也不会有品阶,更别提统领一军三万兵马,直扑江陵城下。
国家动荡之际,是他们这些出身不高,又胸怀大志之人崭露头角的最佳时机,宋江更要牢牢把握,让世人知道大宋朝廷还有他这位忠臣良将的存在。
“公明哥哥,查清楚了,方腊这厮果然按捺不住,开始对百姓横征暴敛,甚至驱使溪蛮,劫掠大户,搜刮粮草!”
正心情激荡着呢,穆弘来到身后,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
宋江大喜,抚掌道:“果然是乱臣贼子,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该让荆湖百姓看清这方腊虚伪的面目了!”
自从得了天书人之卷后,本就擅长人际关系的他,更能敏锐地洞察敌方的弱点,当时郭康被他带着李逵生擒活捉,就是破去人和,使敌内讧,最终达成目标。
如今单凭麾下的三万军队,恐怕难以速速攻克方腊的大本营,自然也要从内部瓦解。
宋江看向穆弘穆春,这对回到荆襄之地如鱼得水的南方人,开始关照起来:“入城之后,先寻大户,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