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跟着走(2 / 3)

点后,必然也会有个差不多等级、差不多认知级别的专家提出相反的论调,而这正反两方用的几乎都是一个论据,正常人也都分辨不了他们到底谁对谁错。对,这就是经济学。”

哈哈哈哈。

包括宋少芬在内的人又都笑了起来。

但韩道明没什么表情,还用眼神示意了大家别打岔。

张子文接着道:“所以关于当前的经济,我认知有限就不细讲了,只泛讲几点。”

“一个是当前经济疲软、物价膨胀严重、这些不单纯是我们的内生逻辑。不适合自卑,不适合不自信,不适合套用流行的‘国家恐成最大输家’说法。”

“比如去看看鹰酱。这狗日的拥有美元霸权可以吸血全世界、且赢得了冷战享受着苏联扑了的最大红利、又强势以贸易站持续洗劫着霓虹这孙子,纵使如此,但它现在通胀率一样破4。”

“天下无敌、拥有这么多大奶瓶的鹰酱尚且如此,我觉得我们困难当然有但做的已经很好。只不过是我们认知太有限,视野不够开阔,总在纠结自身伤的多重,没能去睁开眼睛看世界:其他人伤的其实更重。”

“一定程度上我最赞同美玲姐的说法了:伤重不是重点,关键要比同台竞赛的其他人伤的轻,这就等于在地球的占比上赢了其他人。”

“将来会怎么样,经济突围能不能成功?这么多人不看好经济改革的情况下,我们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其实这些问题讲也没用,总感觉怎么论证都是‘国家恐成最大输家’结尾。因为这尼玛就是经济学的尿性。”

“于是,也才有了摸索着过河的说法。”

“言下之意大不了退回来、重新找路。这无非是个既定大战略下的战术执行问题。”

“正如当年在伟人军事指导下我军打不赢就走,换个地方继续打,势必打出个民族未来的气魄。我认为这其实和‘过河’是一个内核,都是论持久战。”

“在关乎民族命运之一的大决战淮海前夕,相信伟人自己也不知道结果。但知道安全边际在哪,不会输就行。戎马一生中,并不是说所有的战斗都要打赢。”

“大决战也不是个口号、是充满急弯、是充满悬崖、是在恶劣条件下、一个个怀着信条艰苦前行的军事单位去一级级拉锯、一级级确认出来的综合成果。而不是诸葛军师扇着鹅毛扇的隆中对口号。”

“综合讲就是先打着,看情况又调整。这里过不去,就换个地方过河。这些,就是我所理解的经济走向。”

“不能苛求领导马上探明路径后就领着人大踏步走向辉煌。一个伟大的世纪工程,其过程一定会有很多次摸底,有太多看不出来的陷阱,一切都需要时间确认,需要怀着谨慎去摸索。这就是所谓的试错,不论经济上还是军事上我觉得都是好战法。”

“老有人问经济触底没触底,股市触底没触底?这谁知道呢?遥想当年四渡赤水的‘探底’过程又有多复杂呢?”

“总设计师他老人家在回忆这段艰辛路程时,大抵就总结了三个字‘跟着走’。”

“大家一起跟着走。”

“走着走着,就看到了北国风光,看到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看到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看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

“现在经济处于什么位置和境地,我认为没必要去评论,但凡在评论的都尼玛是不懂的,或者是预设了立场的。于是很大概率会得出恐成最大输家的结论。”

“别不信,类似这样的论调,将来会越来越多,多到泛滥,多到人们不知道该信什么。”

“反正我也跟着走。南征北战中的迂回过程中,作为不明觉厉的战士有些牢骚也是正常的,但吵吵嚷嚷的也就过去了,不要苛求指挥官永远正确。因为他在摸索着探路,他不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