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时候真的不讲逻辑。
在讲刘邦在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搞出来的大新闻之前,先讲点儿小插曲。
《史记·项羽本纪》是《史记》当中的名篇,司马迁带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带着对英雄末路的惋惜,塑造了一个年少英勇、能征善战的霸王形象,有些人说司马迁可能是有些言过其实,那么多的历史细节,作为后人司马迁怎么可能知道的那么详细,一看就是杜撰的。
而在我看来,司马迁可能有脑补的部分,但《项羽本纪》中内容的真实性还是有保障的,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是得感谢大管家萧何,当年刘邦率先进入关中的时候,萧何保留了大量的秦朝宫廷典籍,为司马迁写史书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二是得感谢司马迁的家庭传承,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原本就是太史令,司马迁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史料,青年时还曾游历各地搜集旧闻,了解到大量散佚在民间的历史;
三是得感谢命运的纠缠,司马迁出生时,距离楚汉之争的年代大约过去六十多年,部分亲历过那场大战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后人依然健在,而巧合的是司马迁的女儿嫁给了一个牛人,也就是曾担任西汉的丞相、御史大夫、大司农等高级官职的杨敞;杨敞本来已经很牛了,但是他还有一个更牛的祖先——杨喜!
是的,杨喜就是当年追击项羽,结果被吓得扭头就跑,后来项羽自杀后还抢到一部分躯体,受封为赤泉侯,杨敞就是杨喜的曾孙。追杀项羽这样的光荣事迹,杨喜很有可能频繁地讲给后代儿孙,而他们又把这个故事一代代传下去,直到有一天,月老将两个年轻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司马迁从女婿那里听到了这个充满细节的故事,最后又用精彩的文笔将它写进了《项羽本纪》,让两千多年后的我们能够重温西楚霸王的英雄事迹,不得不说,有些事真的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