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将大部分的收成留给佃农?”
“佃农富了,谁去租赁大户的土地?”
刘邦大睁双眼:“这话难道是你这个代天牧民的皇帝应该说的?”
刘盈食指轻敲自己面前的小桌板:“《论语·公冶长》中有言,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爹你不能光听我怎么说就给我定罪呀!你要看我怎么做啊!”
刘邦黑着脸:“那你准备怎么做?”
刘盈摊手:“我不是让张不疑扩张留候国的纺织工厂了吗?按照此前看到的数据,保守能招收三十万以上的女工!到时候留在沛县的女工人数少了,薪酬自然就该涨了!”
刘邦皱皱眉头:“就这?”
他本来以为刘盈会如同之前颁布《租佃法案》,规定佃农和地主之间的分成比例以及不同情况下,由谁承担国家租税。
刘盈有些无奈的摇摇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各地情况不同,一刀切最要不得了!与其让国家颁布不接地气的法令,然后地方选择性执法,不如干脆放权给民间,由行会之类的民间组织来维持薪资关系!”
刘邦稍加思忖:“你就不怕乱?”
毕竟当民间组织有一定规模的时候,必然会谋求更大的权力。
比如参知政事。
刘盈微笑:“怕。但怕,就不做了吗?无非就是治大国如烹小鲜,谨慎一些罢了。况且,大汉的臣民是全天下最好的臣民,必然不会无断生乱!”
刘邦沉默不言,但满是不屑的撇了撇嘴。
当年秦始皇也是这么想的,结果高压之下还是有了大泽乡陈胜吴广的振臂一呼!
但他已经是太上皇了,很多时候并不适合直接置喙国事。
而且知子莫如父。
当刘盈摆出那副模样的时候,必然是胸有成竹。
所以,他怒视张不疑:“丰沛女子皆是朕手足至亲,若敢再有关中故事,乃公一定亲手拧下你的狗头去谢罪!”
嗯,他说的关中故事,指的是当年张不疑用人不当,纺织厂的几个狗管理潜规则纺织女工,最终受害者直接去了御史府门口拉横幅的事情……
张不疑诚惶诚恐:“不会了不会了。自从那时起,纺织厂的管理层基本全是女子……得益于大汉公学的扫盲,女人也一样或多或少认字……”
刘邦点头:“那就好!”
张不疑松了一口气。
他没有说的是,纺织厂换上了女人做管理之后,反而降本增效了!
而且当纺织厂进入KPI考核制度2.0时代之后,这种降本增效尤为显著!
毕竟,女管理对女工的压榨程度,要高于男管理……
属实是歪打正着了!
刘盈对这件事心知肚明,但不挑破,只是看着张不疑问道:“如果这件事真做成了,留候国这边生产的棉布价格,可以降低多少?”
张不疑想了想,斟酌着说道:
“留候国这边的纺织厂如今用的最先进的纺织机,每台机器一小时大约织布十二尺……如果再降低一下工人报酬,再等到人工运河修好,一匹棉布的价格,大约能做到二十钱左右!”
“你问这个干甚?”
刘盈点头:“自然是造福全人类啊!”
张不疑一脸‘你猜我信不信’的表情。
刘盈问道:“咱们的棉花主要从何而来,你可还记得?”
你能侮辱我肉体,不能侮辱我智商……张不疑哼了一声:“自然是身毒。毕竟那里的环境得天独厚,要比咱们这边的大部分地区都适合种植棉花。”
“当然了,现在大汉最顶级的棉花产出地,要数西域都护府!”
“但考虑到运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