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栎阳县北,万年邑。
今天是为刘太公和李氏下葬的日子,三四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从新丰城出发,沿途更是有不少感念刘盈之前颁布诏书的百姓,披麻戴孝,自发加入了送葬的队伍。
刘盈扶棺而行,脸色阴沉,当日的哀伤已经尽数化为怨愤。叔孙通那老家伙油盐不进,任由他如何旁敲侧击,就是不愿意在为刘太公立庙这件事情上松口。
莫非,他真的以为曾经的太子太傅身份,就会让自己束手束脚?他,太过天真了!
刘盈在心中盘算着该如何收拾那帮刺头的时候,送葬的队伍迤逦抵达陵寝的位置。
万年陵,也就是刘太公的陵寝位于东侧,底边长68米,高约7米,李氏的陵寝则在稍稍靠西的位置,陵高4米,边长8米。
不过现如今,李氏的陵寝也排不上用场了。她,将会和刘太公合葬在一起,长长久久,永不分离。
按照刘太公生前的安排,他的随葬之物极少,仅有一柄他成年之时,他的老师送给他的长剑,以及几套最新研制出的农具,和一部刘盈整理出的,有关农家以及农业技术的百科全书。
除此之外,金玉、车马、青铜礼器等一件也没有,诸如金缕玉衣之物更是没有。
而李氏那边也是如此,只是陪葬了几件她生前用过的首饰。在一片哀痛之中,站在叔孙通身后的两个礼官突然小声滴咕了两句。
“哎,你发没发现,万年陵的样子好像一种香料?”
“什么香料?”
“八角,就是用来炖肉的那种……”
“嗯?是哦……”叔孙通耳朵抖了抖,抬眼向前望去,嘴角情不自禁的浮现出了一丝果然如此的笑容。
“你笑什么?”寂静无声中,刘盈的声音显得格外阴森恐怖,一如他此刻的神情。
ps:故宫外面有个叫做熙和门的地方,最初的时候叫做右顺门,明朝嘉靖年间被火烧了,重建后叫做归极门,清顺治二年又改叫雍和门,一直到了乾隆继位,为了避讳雍正的年号,于是就改成了熙和门……虽然,他爷爷叫做康熙……所以避讳这种事情基本上只在本朝,而且范围也不大,只要注意一下,别太过分,没什么人会管。
pps:万年陵亦称太上皇陵、八角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