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位,享受着一道道注目礼,直激动的他俩手足无措,满头大汗……
觐见完毕之后,刘邦轻轻摆手,示意所有番邦来者尽数殿外就坐……
毕竟汉夷有别,再尊贵的夷狄也比不过一个普通的汉官,因此在这宣室殿中,自然不会有他们的座位。
不过这对于乌孙王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他一个即将亡国的亡国之君,之前又摆谱不来朝觐汉国皇帝,如今汉国愿意出兵救援乌孙,别说只是让他坐在这高大巍峨,让人一看就心生敬意的宫殿门口,就算是让他跪在长安城门口,他又能说些什么呢?
至于月氏王等人早就习惯了,毕竟这长安城他们也不是第一次来了。
因此除了乌孙王和月氏王神情严肃之外,其余的人虽然也不苟言笑,但心思早就飞到了那人流如织,摩肩擦踵的东西二市。
嗯,他们名义上是来朝觐皇帝,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来批发商品,毕竟从口岸购物,大部分的利润就要给汉国商人赚走……
而他们亲自在原产地采购,这利润就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
要不然他们怎么会花大价钱贿赂国君,给他们开具证明使者的文牒,然后自掏腰包购买敬献给汉国皇帝的礼物,支付雇佣护卫的费用以及路上的开支,不远万里跑到汉国……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
只是这帮「假冒」的使者虽然急不可耐,但却依旧安安分分的坐好,毕竟这时候太阳尚未真正升起,天空漆黑一片,长安城的东西两市自然也没有开放。
于是,在一众交头接耳中,殿中传出谒者抑扬顿挫的声音。
「诏曰:朕秉承天命,统摄万方,众星拱侍,德及北辰,有赖天地祖宗之庇佑,亦幸八方豪杰之佐治。又论当世之事,纷繁杂冗,酂侯萧何年事已高,朕念及其昔日灭秦功绩,准其告老归养,赏黄金百锭、丝绢百匹……」
「……然钧位不可一日虚悬,咨尔平阳侯曹参,勤敏治学,燃薪达旦,破卷释经,通晓圣贤,是以众议举贤为相……朕凝观大势,细审舆情,欣然允之,乃以国是托之,卿当自勉,勤谨奉上,总领百僚,调理阴阳,功成郅治,勿负君国之恩重,钦哉。」
在一众议论纷纷中,刘盈看着交出相印,重新坐回原位的萧何,只觉得对方虽然满头白发,但却一扫之前风烛残年的样子,重新变得精神矍铄起来。
或许,这就是无官一身轻吧……刘盈正襟危坐,心中却升起几分不祥的预感。
毕竟从前萧何担任相国的时候,每四日休沐一日,因此他去相国府上课的时候,多以自习为主,现如今这老头虽然辞了相国之位,但却没说不再当自己老师,也没说不让自己去他那里听课……
还好,我马上就要出征了……刘盈长吁一声,暗暗庆幸,同时准备散朝之后就去卢绾那里闹腾一下,让他尽快把条子批了,自己好去武库挑选火炮。
嗯,汉国实行的是枪弹分离原则,卢绾这个太尉掌管枪支火炮,而弹药则只有刘邦的手令才能领取。
当然了,枪支火炮也可以通过刘邦的手令领取,毕竟家天下,皇帝,尤其是刘邦这个开国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但刘盈毕竟只是太子,不是皇帝,因此规矩就是规矩,盲目打破规矩只会害人害己。
至于他始终不愿意和卢绾私下见面,主要是怕死……
老丈人可不同于丈母娘,那可是无时无刻不惦记着亲手弄死拱自家白菜的猪……
在刘盈的幽怨中,谒者开始宣读第二道诏命。
这
道诏命其实没多大意思,就是限制了诸侯王的规格,废除了诸侯国也有相国、左右丞相以及太尉、御史大夫这些官职,只允许他们保留有右丞相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