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至圣先师刘盈!(2 / 3)

天命唯汉 曹吉利 4120 字 6个月前

萧何作为黄老,打压别的学派很正常。

尤其是法家这条恶犬,更是被满朝的各方势力轮番围剿!

要不是刘邦念在此时的法家魁首、廷尉候封之前私下里干掉了魏王豹,让他名正言顺的多了好几个美人,以及候封本人是吕雉的车夫,因此多加庇护,只怕廷尉府早就不再是法家士子的避风港了……

刘盈很明显也知道这一点,毕竟朝野间已经达成一致,让法家来替秦国的二世而亡背锅,因此打压法家是政治正确,所以他就准备拉儒家这个万年背锅侠出来背锅。

“因此,为了避免儒生的一家独大,诸生皆诵孔子!我的建议是,按照职务招收不同的士子,比如奉常府,主司宗庙祭祀礼仪,所以按照缺额招收的佐贰官,就是那些通晓礼、乐多过射、御的儒生……”

“至于计相张苍那里的上计吏,则考教的主要科目就是书写和数算,礼、乐、射、御得过且过就行!”

“还有就是派往各个郡县的府衙,协助郡守、县令教化国人,代天牧民的文吏,要重点考教的则是对于律令的熟悉程度,以及书写公文的能力!”

“嗯,以此类推吧,让各个府衙自己上报需要的人数,然后由朝廷统一发布考题,分门别类的去考教士子,以保证他们能够适应接下来的工作!”

听着刘盈的侃侃而谈,不止萧何,就连抱着凑热闹的刘邦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尤其是刘邦,他的梦想是成为信陵君那样的人,名满天下,门客无数!

如今,他都做到了。

名满天下自不必说,他义释囚徒,斩蛇起义,入关灭秦,约法三章等事件就刻在凯旋门上,即便是他身死之后化作一抔póu黄土,这些故事也必将传颂于千秋万世!

至于门客无数,则从他成为楚怀王亲封的武安侯之后就做到了,只是和当年的信陵君一样,身边虽然人来人往,但其实良莠不齐,能够任事者寥寥无几,多的是眼高手低之辈,混吃混喝之徒!

所以刘盈所说的因府衙不同,职能不同而对士子进行不同的考教,着实像是有些黑夜之中的一道闪电,照亮了整个世界。

正如儒家所谓的至圣先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那样,选拔官吏的方式也可以如此!

一瞬间,他看向刘盈的目光变了,有子万事足的情绪溢于言表!

嗯,让他最满意的其实不单是考核选拔官员的方式,而是刘盈提出的佐贰官制度。

什么是佐贰官?

就是不是主官的官吏!

那么只考教佐贰官,而不考教郡守县令之类的主官,难不成是因为民间的士子贤才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吗?

很明显不是。

毕竟他的那些大字不识一箩筐的老兄弟,都能将治下的郡县管理的井井有条……嗯,大差不错。

所以那些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士子怎么会不称职!

那么,刘盈只说选拔佐贰官,不选拔主官的原因就很简单了。

士子贤才,并没有跟随刘邦风里来雨里去的打天下!

国之名器,是用来酬谢那些奋战在尸山血海中的功臣集团,出力出钱的旧秦贵族,以及带资入股的列国公候之用!

开科举,选佐贰官,既不会让现如今的既得利益者不满,同时也为如今的大汉官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有效弥补了郡守县令们能力的短板!

而在另一边,萧何脸上也同样露出了骄傲的神情。

这是他的学生,年纪轻轻就已经深得黄老之道,实在是当浮一大白!

毕竟,治大国如烹小鲜,大刀阔斧的改革只会引起不可知的灾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修修补补,才是王道之策!

于是,萧何和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