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渠早一天晚一天的也不打紧!”
打紧,打紧的很……刘盈心中嘀咕,但还是仰头说道:“老师曾经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且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若是有了漕渠,不仅关东的物资可以更加高效的转运到关中,就连河东、太原、上党等地的物资也可以通过漕渠转运关中,而关中的物资,也可以通过漕渠快速且廉价的转运出去!”
“这样一来,节省下来的不仅是一点点的粮食转运的费用,而是将整个关中以东地区,凡是能被大河鸿沟水系覆盖的地方都连为一体,盘活的是上千万人口的一个大经济体!”
萧何低头沉吟不语,刘盈说的其实很有道理,随着渭水上游的人口日益增多,渭水的含泥量越来越大,已经不再适合通航了,或者是航运的时候除了勉强能够水流而下,几乎不存在逆流而上的可能。
毕竟淤泥堆叠,如今新修的渭水大堤两岸相距七八里。
因此,不存在能够让纤夫安全行走的道路。
所以转运物资的时候,都是在函谷关,亦或是敖仓附近的码头卸货,然后用马车送到长安城附近。
这样,交通堵塞不说,物流的成本还很高。
所以,他看向刘盈问道:“你准备怎么修漕渠?”
刘盈扁了扁袖子,在地上捡起一根小木棍在地上画了起来:“这是长安城,这是渭水,这是大河,这是函谷关……”
“学生的想法,就是在秦岭和渭水之南,平行的修一条运河,主要的水流还是由渭水提供,同时引入其他发源自秦岭的河水来稀释水中的泥沙,这样就可以支撑货船顺流而下,亦或是逆流而上……”
“嗯,关中是非常平坦的平原,土层深厚,土质细腻,修运河的难度要比维持鸿沟还轻松!基本上属于是挖条沟就能通航!”
刘盈说完,静静的看着沉思中的萧何。
他提倡修运河,其实是为了蒸汽机的小型化之后找一个十分适合的使用场景。
从前的时候,人们要逆流而上,要么就是架起风帆拼命划船,再就是让纤夫在河两岸拉着船前行,费时费力不说,效率也并不高。
如今他搞出了蒸汽机,完全可以改良一下,安放在平底驳船之上,然后挂上一长串的货船!
这样,最前面的一条船提供动力,再拉一船的煤作为燃料,一条用河流当做铁路的货运专线就诞生了!
刘盈算过,受限于材料,蒸汽机的功率做不到太高,但拖着十几条载重量两三千斤的平底驳船,以时速十几公里的速度逆流而上还是没什么问题。
至于海船,现阶段还是使用风帆动力比较好。
毕竟风不要钱,而且在没有发明挖掘机之类的新器械之前,采煤的成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低……
萧何沉默良久之后,看着刘盈先是轻轻颔首,旋即问道:“话虽如此,钱从何来?”
刘盈狡黠一笑:“当然是从修桥的经费里挪出来啦!”
萧何愣住,呐呐着问道:“那渭水桥呢?不修了?”
刘盈自信满满一笑:
“修桥难道还要让咱们自己出钱吗?修桥铺路乃是造福天下之举,既然是造福天下之举,就由那些急公好义之辈出钱好了……大不了,桥修好之后,在桥梁的石柱上刻下他们的名讳,以及出钱多少罢了!”
嗯,他说的急公好义之辈,自然指的是那些长安城中的富豪。
重要的是如果有了萧何的首肯,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动用官府的力量,进行摊派,然后重点收拾一些不开眼的刺头!
听到刘盈这么说,萧何无不可的点点头。
打击豪强,是汉朝从秦国灭亡中获得的一个教训,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