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四章 金边会议(3 / 4)

常排斥华族文化。

华人要想在暹罗提高自己的地位就要娶暹罗女子,改暹罗的姓氏。

董书恒自然是知道暹罗为什么要这么做。

很早以前就开始有汉人到暹罗发展。

混的好最后都成为了暹罗的国王。

所以暹罗非常忌惮自己被汉化。

整个暹罗的北部在明朝时期还被中原王朝统治过。

明朝曾经在这里设置过八百大甸宣慰司。

同缅甸王国一样,暹罗对中原王朝也有一些忌惮的。

“回大总统的话,这都是小王过失,还请大总统派天朝大儒来暹罗传授天朝文化。”

董书恒一连给拉玛四世提出了好几个要求,对方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董书恒现在对于暹罗非常的放心。

暹罗现在处在复兴军的左右包夹之下。

在这样的战略态势之下,暹罗不可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到了金边行省之后,董书恒才发现这里的形式比他想象的要严峻的多。

澜沧江水师剩下的舰船分成小队沿着河道巡视。

复兴军自己的农场以及移民村落都是沿河而建。

农场或者是村庄中有民兵武装,还建有一些基本的防御设施。

那些从南圻流窜过来的暴徒每一股的人数都不多,在试探进攻了此次汉人的农场和村庄损失严重之后。

他们再也不敢碰汉人农场和村庄。于是这些人转而将矛头指向那些他们同族的当地高棉人。

他们使用的手法有些像是流寇的手法。

他们先是用武力将当地的村落给洗劫一空,敢于反抗的人全部杀光,然后裹挟着剩下的人向下一个村庄杀去。

那些被裹挟的当地人杀了人,见了血之后,就没了回头路,只能跟着这些暴徒走下去。

“宁佐清,马征,你们是怎么管的金边,为什么让这些毛贼做大?我们复兴军那么多的行省,就没有一处像你们这里这么乱。”董书恒到了金边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来当地的行政长官和守备司令过来问责。

是的,就是问责。

行政总长宁佐清一味怀柔,干预地方守备部队剿匪。

对当地人的村庄管理过于宽松。

地方守备司令马征优柔寡断,不敢主动出击,以至暴徒们的胆子越来越大。

这两个人做的事情,董书恒在路上就已经搞清楚了。

按照复兴军的一贯做法,这样的暴动是不可能持续这么长时间。

因为拥有广袤的国土,董书恒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般都是让叛乱份子进行流放处理。

让他们到偏远的海岛生活或者是送到广袤的远东和鲜卑利亚地区。

但是金边行省是怎么做的,他们还在用剿抚并用那一套。

“宁佐清啊,宁佐清,你的思想难道还停留在满清时期吗?”

宁佐清低着头,汗珠从额头向下,顺着脸颊流下去。

“对不起,总统,属下错了。下官原本觉得本地人口本来就严重不足,想要留住那些高棉人,本官是存了私心的。”宁佐清解释道,地方上的人口数量增减情况是考量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金边这样的新占领区。

听了宁佐清的解释,董书恒瞬间明白了,原来还是政绩搞得鬼。

接下来的话,董书恒不想再问了。

“这段时间,我们有大事要做,我希望你们在这一两个月将事态平息下去,首恶杀掉,那些从贼的当地人,先关起来,然后用船只运到……,就运到巴布亚岛吧。”

听了董书恒话,宁佐清倒吸了一口冷气。

巴布亚岛的事情,宁佐清知道一点。

有人将那座岛屿称为“死亡岛”,传说中岛上的土著人是食人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