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无掌握证据。”知府不好意思继续说到。
“知道了,既然我来了,那就交给我了。我会将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告诉世人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碰。”胡靖知道自己跟三杨还有差距,特别是太子对其的照顾,一定要做出成绩了。
第二天,胡靖直奔西湖学院,面见学院院长。
“参见钦差大人!”院长对胡靖的到来,并不陌生。
“院长应该知道我来此何意,客套话就不说了,我要五月十八那天的点到名单。”胡靖开门见山地问到。
“没问题。”
院长仿佛有准备,外出不到十息时间,就送来名单。
“原先三十八位举人,加上三位新进举人,一共四十一名举人学子,那天竟然有二十八位没有上学。”胡靖看着名单自然地开口。
“唉!”院长只能无奈地叹气。
“这个二十八没有上课的学子,可有请假?”胡靖追问到。
“他们都有请假条,我就去拿。”院长明白,朝廷都派下钦差大臣了,这事情不调查清楚,就圆不了,自己虽然惋惜,也无法包庇。
“好!”胡靖将名单放在一边,顺手拿起茶杯。
不久后,院长送来一叠请假条。胡靖接过一看,嘴角露出微笑。
“好大的胆子,二十八张请假条,全都出于同一人笔迹,看来殴打监考官是有预谋的。”胡靖看了请假条之后,就得出案件结论。
“钦差大人,他们都是学子,不懂世事,被人利用而已,还往钦差大人,高抬贵手。”院长急了,这些人都是他的学子,他也有责任。
“是否高抬贵手,由太子殿下定夺,我无权过问,我来杭州只是将事情调查清楚,无论是谁都不能蒙蔽朝廷和太子殿下。”胡靖抱着双手遥敬太子道。
“唉!”
有了名单,这二十八人,很快被找了问话。
“说吧,为什么要参与闹事?”胡靖不着急,先将他们一一分开关押,关了近十二个时辰后,再将他们一个一个提出来问话。
“我没有参加,我在学院上课啊,不信问我同学。”有人理直气壮地回答到。
“这是你的请假条,可惜是别人帮你代笔的。还有,学院名单上,明确记载着,你那天旷课。”
“我想起来了,那天我突然肚子痛,所以托人帮我请个假,顺便帮我写张请假条。”那人马上改变话锋。
“你托谁,叫谁帮你写请假条的?”胡靖追问道。
“这个?这个?”
“殴打朝廷命官,视同谋反,你读了这么多的书,不是会不知道吧!谋反是什么罪,你应该清楚吧!”胡靖一句一次逼问,三言两语间,就将对方逼入死角。
“我没有!”对方还在做着无谓的挣扎,其语气连自己都信。
“太子殿下说过,坦白从宽,既然你不交代,我想剩余二十七之中,会有一两个是个聪明人,会交代事情。”胡靖开始恐吓了。
“我,我,我说!”
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到了牢房关了一天一夜,胆子都吓破了,在胡靖的逼问下,竹筒倒豆,交代的一干二净。二十四人的交代都是八九不离十,并且还有四位拿出铁证,那就是佟贾亲手编写的流言内容,让人交给说书人,到处宣传。
胡靖知道,那个流言说的活灵活现、入木三分,没有对应的文章,一般人根本说了那么多,说不了那么详细。跟自己预计的一样,肯定有人写了专门的文章,然后让人到处散布,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桥头茶馆,说书人大肆宣传。
“来人,将那些说书人全部带来!”
“佟贾,招不?”胡靖将说书人的口供,还有其他学子的口供,同时还有几份佟贾亲笔写的流言文章。
佟贾坐在位置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