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部队改革第一步,精兵简政事情,就交给先生了!要人要物,有限满足!”
“臣,定不辱使命!”
“好!”
“微臣告退!”茹瑺没说多余的话,领命后就匆匆离开。
“好,先生慢走!”
在茹瑺离开后,蓝闹送出了一份奏折,让人直达内阁。那是指示,内阁全力配合茹瑺考核之事。
军队已经开始考核了,无法通过考核之人,陆陆续续地领到了遣散费,并且还有一份介绍信,那是回乡领军功田和退休军饷的证明。
军队在改革的同时,全国各地的科举考试,也将如期举行。 军队的改革,对社会影响不大。科举考试,对社会的影响就非常大了。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今朝一日。
在科举开考前一个月时间,内阁三杨前来询问蓝闹,朝廷准备录取多少人。蓝闹想了好长一会时间后,才开口回答:秀才应该是读书的开始,而不是一个里程碑。秀才的人数,不应该限制,只要水平够了,就应该录取。
不限量录取秀才名额,蓝闹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因为,今年八股文科举将是最后一次。考秀才的门槛降低,同时也是一个门槛。接下来,秀才之后,将不设举人了。而是,从秀才开始,就开始让他们自我挑选专业。喜欢律法之人,就专研律法,同时朝廷将挑选合适他的工作岗位。接下来,这类人,将是吃皇粮,但不是官员,也就是后世的公务员。
院试结束后,到了放榜那一天,全天下哗然。因为,考中秀才之人,远远超出大家的意料。元末明初,因为社会的原因,洪武帝开科举时,就扩大的秀才的比例和提高秀才的福利。蓝闹掌权之后,又一次提高录取比例。就上一届院试,中秀才的比例,也没有超过十分之一。可,这一届中秀才之人,竟然达到了三成之多,差不多就是三人之中,必有一人中秀才。
那些中秀才之人,还没开心多少时间,朝廷前后脚地发布了另一个公告,那就是全面取消秀才的福利。徭役赋税,还是得缴纳。
秀才多多少少有抱怨,可是他们没时间抱怨了,因为离乡试时间没多少了,他们还要赶路去考举人,根本没有精力去跟朝廷算秀才福利的账本了。
当取消秀才福利的公告发布后,虽然有点声音,很快被乡试的魅力吸引走了。
蓝闹从太师之位开始,对科举考试,全都是甩手掌柜。考试作弊,自古自有之,杜绝是不可能的。如果说,第一名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那也是太扯蛋了。主考官,也不会傻到这个地步。毕竟,无论在哪里的第一名,都是众人目光聚集之人,瞒得了一时,也瞒不了一世。在必死的情况下,主考官,敢弄虚作假?那也就是,后世的电视剧,骗骗三岁小孩子罢了!
四月中旬,每个省的省城,如期举行科举考试,各各应考的秀才,满怀信心地进入考场。他们之中,不少人刚刚参加院试。
中秀才人数,比上一届多了两倍,导致这一届参加乡试之人数量暴增。可惜,他们却无法知道,中举人的数量,根本就没有变化,百人之中,只不过五六人而已。
五月初,乡试开榜!有人欢喜有人愁。其实更多的人,习惯了落榜感觉。看了榜单之后,一声叹气,然后摇摇头,接着就开始打包回家。
人生有四大喜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
金榜题名,蓝闹看不上眼。
他乡遇故知,有吗?
久旱逢甘霖,现在风调雨顺!
唯一剩下的就是,洞房花烛夜。
皇后派人送来了最后选秀的名单,一共两份,一份是功勋之后,一份是普通家庭之女。功勋之后,分别是信国公汤和的老幺、魏国公徐达三女、李善长孙女(洪武帝外甥女)、黔国公沐晟长女、郢国公冯国用二孙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