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方孝孺与书生(2 / 3)

消除百年之祸 是技术 3168 字 2022-03-28

,只是速度跟不上,会让一部分人挨饿。蓝闹只能让沈万三出面,帮助官府运粮。同时,也让沈万三组织人力,开垦自己从藩王手中购买的田地。

北方的事情,不再是问题了,只要给上一年半载,就能够恢复生机。但是,蓝闹根本不满足于此,还有自己更大的计划。

寒风如期而至,雪花也准时飘落。

鞑靼过境犹如蝗虫一般,寸草不生。只要是活的东西,不管是人,还是家畜全都带走。从秦开始,多少汉人被北方的游牧民族掳走,成了他们的奴隶。所以,当他们听到鞑靼人南下了,老百姓没什么放不下的,当即拖家带口地跑了。

现在,黄河之北,黄河之东,除了有着坚固的城墙之外,其他的地区,都成了无人区。

军队出现了,带来了农具,带来了粮食,那些南逃的难民,都纷纷上路。有了朝廷的帮助,这些难民,算是有惊无险地回到了故乡。

望着满地的废墟,他们流泪了。寒风不相信眼泪,他们只能擦干眼泪,努力拼搏。

当寒冬腊月,北风呼啸,雪花飘落之时,难民们发现自己的日子,也过得没有想像中的那么惨。

在军队的统一安排下,建起了御寒的房屋。集体食堂每天都准时开饭,一干一稀。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了盼头,那就是自己亲手种下的冬麦。朝廷说了,只要是自己种的麦子,不收一粒税,全都是自己的。有了这些麦子,明年上半年的肚子,有着落了。

人有了盼头后,就有了精神。入冬了,也是空闲的时候,可是那些人闲不住了。想方设法地弄来材料,有手艺的人,开始打造器具,实在没手艺的,也主动给人帮忙,总之没有人闲到去晒太阳了。这也就是,大半年逃难南方的时候,从南方人学来的务实精神。

常茂带着几万人去征服高丽已经有四五个月了,粮草每月送一次,至于结局怎么样,蓝闹不关心。现在,蓝闹考虑的是日本,用什么方法去征服日本。

单纯的武力征服,对蓝闹来说,是最没有难度的,也最没有意义的。日本民族是一种崇拜强者的种族,当你比他强大的时候,他就会放下一切尊严,来拥护你。当你衰退跟他平起平坐的时候,他就会选择自立门户。当你衰弱到不如他的时候,他就会反过来生吞了你,这是血的教训。

现在以蓝闹手中的力量,将大和族抹去,不是做不到。可是,这么做有伤天和,蓝闹不愿意做,也不想做。日本的文化起源于中华,可是只得其一,不知其二。所以蓝闹准备,以武力为基础,文化为疏导的方针,准备同化大和族。

高丽根本就没有自主文化,一切文化以剽.窃为主。所以,在蓝闹的战略之中,高丽根本就没有地位。常茂带几万骑兵过去,对付他们绰绰有余。

“太子殿下,方孝孺托人带话,想回来!”杨士奇非常郑重地前来询问。

自从方孝孺上了船,远渡琉球之后,就被蓝闹堵死了回家之路。在上船之时,蓝闹给郑和下了一道密令,严禁方孝孺私自行动。没经允许,禁止他离开琉球。这块茅坑里的石头,蓝闹见一面都感到恶心。

几万读书人被蓝闹送到琉球了,归化琉球王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改造这些读书人。在大明的时候,蓝闹对他们还有点忌惮,一旦上了船,离开大明,那么就由不得他们了。他们的命,根本溅不起一朵浪花。

蓝闹不至于做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至少,也不会让那些公然反对自己的人,活在自己眼皮底下。所以,送去琉球,眼不见为净

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

没有文化的人,也没有那么多的大道理,脑子一根筋,所以做事讲义气。书读的越多,道理懂得越多,就是有越多的顾虑,做事情懂得妥协。

蓝闹让几万读书人前去琉球,银子和功名,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