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出海与重建北方(2 / 3)

消除百年之祸 是技术 3135 字 2022-03-28

年。”杨荣提出一个方案。

“难。靖难的时候,只是田地荒芜,现在的鞑靼,连他们的房屋都烧了,整个村庄化为废墟。让那些难民回来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怎么安置那些回来的难民,北方的冬天是会冻死人的。”杨士奇看到的事情比较多。

“人误田一时,田误人一季。冬麦差不多可以种了,可是难民的回归,不是短时间能够做起来的。另外,如果北方是一个稳定的地方,想必那些人还是愿意回来的。”杨溥说出另外的话语。

“弘济你的意思是?”杨士奇听出了门道。

“让军队去种冬麦,反正现在北方有着大量的空闲田地。”杨溥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

“有道理,就让军队去种地。”蓝闹突然灵光一闪,感觉抓住了什么。

“那江南的那些难民呢?”杨荣又将难民问题提上来了。

“这个好办,发告示。军队在重建北方,愿意回家的人,给予优惠政策。”杨溥不假思索地回答。

“有部队在一起,那些回归的难民也不会出什么大事情!”杨士奇点头到。

“让部队主导,难民们配合,这样子渡过难关不是问题。等开春,冬季小麦有收成了,那么他们再也不是难民了。”杨溥越说越兴奋。

“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想了好久好久,都没有一个满意的方案。三位先生一通谈话,就将事情解决了。”

“太子抬举了!”杨士奇非常客气地说到。

“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听旨,北方重建事宜,由你们三人全权负责,预算由户部直拨。”蓝闹应该是没有资格下旨的,有着严重的越权之嫌,只是朝中大臣都听他的,皇帝老爹清楚的很,所以开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杨走后,蓝闹书写了几份手令,发送给四部主将。蓝闹准备调动万全都司部八万人,辽东部三万人、凉州部四万人、天雄部十五人,一共三十万人。在山西河北两地,进行重建工作。

由军队主导重建工作事宜敲定的第三天,三杨内阁一起来了,他们还带来了,他们联合六部拟定了初步章程,现在前来跟蓝闹商量。

“太子殿下,我们初步拟定,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农具,部队根本没有现成的农具,所以我们准备让江南铁匠,在一个月内打造出十万具农具。然后,允许使用缴获的战马,用来耕地。”工部的一位侍郎开口道。

“准!”蓝闹知道没有农具,想开荒是不可能的。

“太子殿下,允许难民砍伐山上的树木,用来搭建房屋,以便过冬。”户部的一位官员又提出了一条。

“准!”

“太子殿下,北方原先的水利工程,严重破坏。可否,调拨一部分银子,用于修缮那些水利工程。”工部的一位开始到。

“水利工程,关系慎重,一定要修,而且好好好的修。工部派出官员,给我实地监督指导他们修。”在以前吃饭靠天的时候,水利工程那是救命的。

“太子殿下,如果还要修缮水利工程,那预算就大了,只怕国库没银子了!”户部尚书来哭穷了。

“没银子,我找钱庄借!”蓝闹原本想说,银子我出了,只是又改变了主意。

“借?”下面的人脱口而出,或者说不理解。

“先找钱庄借,也是一个办法。”作为户部尚书,也不是一个榆木脑袋。

“皇上驾到——!”

就在众人商量之际,蓝玉来了。

“参见皇上!”众人跪在地上行礼。

“平身!”蓝玉看了他们一眼后,来到蓝闹身边。

“闹儿,那些军队怎么回事?”蓝闹调动军队去重建,瞒不住皇帝,也没有想瞒过。

“重建北方,现在难民流逝非常严重,北方几乎没人了。”

“也用不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