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邺城失陷,回军平阳(2 / 3)

时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冀州兵马突围,只命夏侯惇和曹真领兵追击,自己这面大军权利进攻邺城。

审配这里虽然只有一万多兵马,但是他却把城中世家的丁部曲全部“请”城楼,加强邺城的防守力量。曹操发动大军强攻,却没有办法立刻攻克邺城。第五日晚间,袁谭在沉重的旧部发难,抢攻西门,并在城中纵火。这才让曹军突破了西门的防守,攻进了邺城城中。

经过一番激战,守军大部分投降了曹军,审配不愿降曹,拔剑自刎。

曹操进入邺城查点户籍粮草,才发现邺城的人口之盛,粮草之多超过许都多矣。袁尚坐拥宝山而弃城逃亡实为不智。

这时袁谭有意镇守邺城,曹操不许。曹操调卫尉程昱领冀州刺史,并派次子五官中郎将曹丕同守邺城。在城中发现被软禁的并州刺史高干,高干被救之后愿意降曹。曹操仍以袁谭为青州刺史,高干为并州刺史,但是拍了亲信将领作为军司马,协助二人领兵,其实就是变相分了二人军权。袁谭高干人在矮檐之下,心中虽有不满,却不敢明说。只好领兵各回本郡去了。

曹操占领邺城之后,并没有急着北上去追击袁尚,他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战果,同时安定冀州士卒之心。毕竟他要的是稳定的北方,而不仅仅是打败袁尚那么简单。

田靖领兵西进,翻过太岳山到了河东地界。三日后,田靖领着这一万余人马到了平阳。如今张燕和徐庶在平阳正为河东之事发愁。

原来官渡兵败之后。马腾和韩遂的兵马便放弃了之前的和平协定,北上攻击河东各县。军师徐庶有心反击,奈何手中兵员不足。徐晃的一万骑兵,尚在草原。前几日飞鹰传来消息,说田靖命令北上取西河郡,徐庶以魏延的“武”字营为前锋,张方“勇”字营殿后,夺取西河。如今在安邑只有霍峻的守军和王平的忠字营和伍芳的狼骑三千。河东全县收缩防御,坚壁清野,只守不攻。只等北线的徐晃将军从从草原返回之后,再准备反攻。

没想到这个时候,田靖领兵回来了,徐庶大喜。

进城之后,田靖为徐庶和张燕引荐了田丰。不一会儿,平阳太守赵俨和将军府主簿杨修都来了,田靖这才与众人一起议事。

田靖首先说的是官渡之战后,冀州如今的形式。包括自己如何夺取了上党以及为什么取西河。众人听罢也觉得田靖蚕食并州的政策是非常适合的。

田靖接着道:“如果曹操攻克邺城,那么冀州、幽州只怕早晚在曹操的掌握之中,加上袁谭投降,到时候整个北方我们就是曹操最大的敌人。所以我们与曹军早晚有一战。我取上党正是看中了上党三面环山,易守难攻的优势。取西河是为了增加我们的后方实力。若非我不愿强攻太原折损兵力,这太原雁门二郡我也有意拿下来。”

徐庶道,“我们趁高干部在的情况下,进军上党西河,多少有运气的成分。如果强攻太原难免损兵折将。关键是,曹军征服冀州之后,至少有三十万大军可以调动。试问我们就算全取了并州之地,但我门能抵挡住曹操的全力进攻马?”

徐庶此言一出,张燕等人都无话可说。说实话他们也知道如今征北军已经发展的够快了,但是相对于快而言,基础不稳,人口不足都是巨大的问题。特别是一旦开战,未战而败局已定。

田靖也知道这就是目前的现实,没有办法回避。

徐庶接着道:“所以我们目前不能再和曹军争一城一地的得失。收缩防御,坚城固守才是上策。另外主公之前所提的开拓辽东的战略,徐晃已经打通了塞外走廊,如今正是时机,不知主公准备如何安排?”

在座众人,除了徐庶之外,大多数对田靖的辽东战略并不了解。田靖觉得时机已到,必须要让在座众人全盘了解,也好为安众人之心。田靖便把卢毓之事说了。

田丰道,“恕我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