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大梁帝国(2 / 3)

唐枭 海风儿 5375 字 6个月前

通知的使者,指名大名府尹去往。

罗绍威忌惮杨利言任职府尹,大名府尹宛如仅次于节度使的存在。

杨利言的出众表现,加上得到大梁陛下重视,具备了众望所归的向心力。

罗绍威好不容易干掉魏博牙兵,顾虑杨利言成长为新的尾大不掉。

杨利言离开,罗绍威纠结盘算两天,决定外放杨利言迁任博州刺史,打发离开统治中枢。

博州位于魏州东北,濒临黄河,高唐县隶属于博州。

贝州位于魏州北方,博州的西北,三州相邻的品字形。

罗绍威借口大梁陛下的意思,召回贝州刺史任职大名府尹,贬官博州刺史为博州长史。

杨利言意外罗绍威的外放,不情愿离开元城去往博州。

杨利言的人脉,几乎都在魏州,去往博州人生地不熟。

原来的博州刺史,任职多年的地头蛇,他去了很难玩得转。

杨利言婉拒,罗绍威大义凛然的说,需要亲信掌控博州。

杨利言无奈离开元城赴任,只能带走四个亲兵。

杨利言抵达博州,陷入说了不算的境况。

州衙官吏什么事都问长史,对于杨利言礼数不缺,阳奉阴违。

博州长史得到罗绍威授意,大胆的架空杨利言。

博州长史原本长史,原来的博州刺史造反,遭到宣武军围城。

博州长史暗中投降,城破刺史死亡,长史上位。

杨利言成了泥塑刺史,明白以后博州完成不了,征兵遣戎,财赋上供,他会成为替罪羊。

杨利言愤怒,岂能坐以待毙,使出亲兵联络辽东半岛。

曾浩出兵五百精锐,藏于商船抵达博州。

杨利言毕竟是刺史,亲临南城门,告诉节度使发来将士,辅助博州团练剿匪。

城门守军不敢违令,开启城门放入五百将士。

杨利言借兵清洗博州州衙,杀了长史,两个判司参军,几个老胥吏,副防御使。

杨利言收服州衙官吏,又快速收编博州团练。

博州团练以为节度使收管博州,顺从投降杨利言。

杨利言的四个亲兵,任职兵马使收编团练,建置东南西北四营。

不吝府库犒赏两千团练,安抚收买军心。

杨利言意外一事,来自辽东半岛的五百将士,宣称来自滑州白马县。

杨利言听了甚合心意,他是迫不得已勾结辽东半岛借兵。

两日后,外来的将士,留下两百守州衙镇场子,三百将士启程去往贝州。

曾浩传话支持杨利言养军。

杨利言有了财力来源,征戎两千团练,亲自严格操练四千兵力。

三百将士抵达贝州,自称虞王府卫,归属长史崔云山。

崔云山得到三百将士支持,胆气大壮,说一不二的控制贝州军政权柄。

博州贝州的本地人,误解收管来自节度使罗绍威,无人多事的禀告魏州元城。

一个多月之后,罗绍威的掌书记,无意中通过行商,得知了博州变故,急忙禀告罗绍威。

罗绍威震惊的难以置信,急忙使人调查。

得知了博州现状,了解杨利言得到来自白马县的兵力,夺取了博州权柄。

罗绍威愤怒杨利言的叛逆,有心兴兵讨伐,但又疑虑的揣测,会不会是朱温指使的虞王?

随后,贝州信息回馈,虞王军力帮助博州之后,去往贝州驻扎。

现在贝州三千团练,五百外来虞王军。

罗绍威为之忌惮,贝州博州总兵力七千五百。

魏州常备兵一万,出征能够征发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