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开观典礼(3 / 3)

务,绝对是纯正的专业科班级别的,比起文启东这个假道士,在道教业务的熟悉程度上,绝对能甩文启东八条街

专业的事,就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干,要是这次开观典礼搞得好,文启东准备以后道观前院的事,都交给葛老居士来干,自己专做山谷的幕后谷主

开观典礼的当天,天气很好,本是三伏天气,气温也没有超过三十度,偶尔有阵风吹过,居然还能让人感受到一丝凉爽

时间到了中午午时,该来的宾客都来了,负责清点人数的道士汇报,一共来了十八家,总人数是九十六人

比预期的要少一些,但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没有把道观的面子掉到地上

人员的接待安排,都是由葛知事负责,道观内有足够的房间,也有足够大的回廊空地

不说道观大门前近五百平的广场,就是道观内三重大殿前,也都留有近三百平的殿前小广场,大殿旁边附属的几个小院,每个小院中也有五六十平的空地

这还不算道观后面坡顶,专属于文启东的小院禁地,和一些封闭的塔楼建筑

可以说,就单轮建筑规模和房屋数量来说,方园几百里内,文启东的道观绝对能排第一

占地面积排不了第一,是因为地方不够大,建道观的小山坡总共面积才一万多平,也就是二十多亩地,上面已经建满了道观大小建筑

虽然道观的占地面积不大,但建筑布局合理,观内不论是大殿还是偏房,连回廊亭台,都是青砖碧瓦、石柱石台,让一众来宾对道观的豪奢赞叹不已

文启东建道观的时候,虽没有禁止外人参观,但那些官绅富人也没有刻意前来打探

一间建在山沟里的道观,有啥好打听的,要不是文启东动用的人手太多,闹得动静较大,更不会有多少闲着没事去关注

要知道,在古代,庙宇道观是遍布乡野的东西,要不然,为何赶考书生,行镖的车队,错过客栈的行路人,都是借宿荒山野庙,破旧道观

这就说明古代乡野之间那些三间两间规模的寺观太多,这些寺庙道观,绝大部分都是自建的野庙野观

当建这些‘不在编’寺观的和尚道士死了后,没有了传承人来打理,很多就荒废了

废弃的寺观房屋,就成了孤魂野鬼的存生之所,错过客栈的行路人遮风避雨之地

所以,听到哪哪又再建寺观,只要不是知名大和尚或有道全真主持修建的,没人会去特别关注,只以为又是哪个神婆神汉想要收集‘香火’的行为

对文启东关注,一个是动静大,另一个是传的神乎其神的‘掌心雷’,会法术的道士,虽不知名,却值得关注了

会法术的道士,道观建成了,那就给个面子,去捧捧场,认识认识会法术的道长,混个面熟……

这种行为,是‘成功’人士的日常,朋友多了路好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