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呢?,不为啥,就是为了要一个名义,名正才言顺,有事时才占理
有了凭证,这个山谷以后就是自己的了,你不管再改朝换代,这也是我的,你说你‘拳头大’道理你说了算,不好意思,我拳头也很‘硬’……
办好了手续,也买到了地皮,道观也就可以开始建造了
明代的建筑,是以砖木为主,也有纯木的建筑,都需要大量的木料,而且一些厅柱屋梁还得是一些年份久的硬木
这些木料,少量的还能在当地及周边购买到,要是需求量大,只能通过商人到西南云贵等地方采购了
到这些地方采购木料,从下订单到运回木料,快则一年半载,慢则年还算是顺利的
这也是古代,特别是宋朝以后,东面的地区,建造大型宫殿园林时,耗时会很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知道要是建造砖木结构的房屋也很费事后,文启东决定直接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
拥有小球智脑资料库,又是在焦城这个产煤的地,山里的小型铁矿也不缺,小批量的生产钢筋水泥,比到云贵买木料还要靠谱一些
至于明朝的泥瓦匠不会盖钢筋水泥的房子,这个问题也不大,文启东可以做技术指导
再说,也不是盖高层建筑,盖几米高的房子,还不需要那么专业的技术支持
文启东的道观,设计图纸已完成,有智脑在,收集参考一下资料库中的类似建筑,输入未来住房人的要求,再改良设计一下,几乎瞬间完成
而且为了照顾明朝的工匠,文启东还制造出了立体模型,模型各个部件像积木一样,可拆开来看
说实话,在盖房子这方面,古代工匠的技术也是很高的,特别是中国的古代木质建筑,结构复杂而精巧,体现了高超的建造工艺
一些保留下来的古建筑,房屋结构的合理性,不比现代那些专业建筑设计师差到哪去,一些木榫结构,现代人看了都要自叹不如
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古不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