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意外还是人为(2 / 4)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6150 字 6个月前

郁新固执的再次拜道:“殿下,如今一个小小的县衙,仅招募的底层小吏及衙役等,就足有近百名,府衙更甚,其中青州前任知府家中使唤的仆人婢女,便多达数百人!”

“且不说官员家中仆人婢女仗势欺人,就说各级衙门那些底层小吏与衙役,多数是道德败坏之辈,严重损害了朝廷之公正威严。臣句句肺腑,恳求殿下严查山东三州贪腐之事,整顿吏治,还三州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朱高煦望着以额头触地的郁新,当即选择了沉默。

他当然明白郁新所言并非夸大,因为他就任直隶校尉期间,惩处的直隶境内的地方贪官就不在少数,何况是远离京城的山东地界。

可是,整顿吏治非一朝一夕之功。

即便如今他贵为太子,想要腾出手好好惩治那些贪官污吏,也需要仔细谋划,不可能率性而为。

朱高煦之所以沉默,并不是他没有整顿吏治的计划,是因为今早来见他的第一个人竟然不是吴郡王朱允熞,反而是一心为国的郁新。

“我会奏请父皇,严肃处理山东地界贪腐之事。”

朱高煦缓缓说道。

郁新微微动容,轻轻抬起了头。

康平眼疾手快,迅速上前扶起郁新,并搀扶着郁新慢慢坐下。

“调查山东境内贪腐之案,郁尚书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朱高煦询问道。

郁新拱手道:“回禀殿下,臣以为巡城御史顾佐为人刚正不阿,自任御史以来屡立新功,可派其为钦差,前往山东,全权调查贪腐之事。”

朱高煦闻言,眼前一亮。

山东现任布政使刘辅乃是当年太祖皇帝钦点的人,自洪武二十八年上任之后,政绩还算优异。

他将山东治理的井井有条,更是屡次打击境内各府县恶霸豪强,铲除了不少祸害底层百姓的恶势力,在民间颇有声望。

朝廷想要对这个深得民心的“清官”下手,派去的钦差若没有强硬背景,恐怕到了山东地界之后,不仅查不出东西,还有可能会死于某种意外。

因为山东临海,境内河道交通发达,搞不好钦差就会落水染病而死,或直接溺水而亡。

郁新口中的巡城御史顾佐乃是朱高煦提拔与赏识的人,若其成为钦差,那么出京之后,不仅代表了皇帝,还代表了太子。

这样的人到了地方,敢对他下手,便等同于谋反。

朱棣与朱高煦也绝不会姑息,必将一查到底,把那些贪官连根拔起。

“那便依卿之言,我今日得空便奏请父皇,任顾佐为钦差,赶赴山东,处理那边官场贪腐之事。”

朱高煦沉声道。

郁新如释重负的呼出一大口气,然后起身向朱高煦作揖行礼道:“殿下,老臣告退。”

朱高煦点头道:“康平,送郁尚书。”

一刻钟后。

“殿下,刑部尚书墨麟求见。”

康平躬身来到书房,恭声禀告道。

墨麟,字士桢,陕西高陵郭下里(后世药惠乡)人。

他于洪武十七年中举,先后任福建道、北平道监察御史,北平按察司副使。

朱棣派兵远征帖木儿国时,命墨麟督运粮草,兼管军饷。

待远征将士凯旋而归之后,墨麟被升为刑部右侍郎,后来原刑部尚书夏恕年老致仕,他就被朱棣升为了刑部尚书。

据朱高煦所知,墨麟公正廉洁,不徇私情。

其人在北平担任按察副使期间,其家人曾接受贿赂,担心他知晓,偷偷藏入井内,而他知道这事后,竟然责令退还。

朱高煦听到来人是刑部尚书墨麟,虽然心中感到一丝奇怪,但却没有流露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