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婆罗洲不宜为藩王之土(2 / 4)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5830 字 6个月前

朱棣接着道:“郑和啊,你出海之前,朕特赐你天子剑,其实你早就该在满剌加、苏门答剌设立官厂了!”

“未经陛下准许,臣不敢擅权。”

郑和躬身道。

“那你是如何解决物资中转之事的?”朱棣问道。

郑和如实答道:“臣利用了与满剌加国君的关系,在满剌加建造了一座大的城垣,用来储存钱粮货物。”

“且细细道来。”

朱棣走到屏风对面,随意的坐在了一把交椅上,然后十分感兴趣的对郑和说道。

朱高煦也想知道郑和与满剌加国君的故事,便走到朱棣旁边坐下。

“郑和,到这边坐下说。”

朱棣用眼神示意郑和坐下。

“是。”郑和恭声道。

殿外的宦官眼疾手快,很快端上来三杯茶水。

于是,郑和缓缓把他与满剌加国君的故事,大致讲述了一遍。

满剌加首任国君名叫拜里米苏拉,本来是三佛齐王国的王子,因当时三佛齐王国被满者伯夷国攻占,他不得不由巨港逃至淡马锡。

之后,他辗转向北逃亡,在途中一棵满剌加树下休息时,看见一条猎狗将一只小鼠鹿逼到绝境,小鼠鹿为了自卫,竟然爆发出惊人力量将猎狗踢进了河里。

拜里米苏拉觉得脚下是一块吉祥之地,于是便将此地命名为满剌加,并定居在此,逐渐建立了一座小渔村。

小渔村势单力薄,为了栖身之所不被霸占,拜里米苏拉甘愿每年交纳四十两黄金给北方的暹罗国。

不过,他的南面却又面临着满者伯夷国的威胁。

幸好在不久后,郑和率领的大明船队出现在了南洋。

也就是在那时,生活在旧港的施进卿见到大明船队的天威,才萌生了入京求援的计划。

郑和要去西洋,必须经过满剌加海峡。

于是,在那里,郑和见到了建立满剌加的拜里米苏拉。

郑和见满剌加弱小,便率领官兵消除了满者伯夷及暹罗对满剌加的武装侵略和威胁。

之后,他更是无微不至地协助拜里米苏剌,把满剌加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了繁华的贸易中心,

拜里米苏剌为了感谢郑和与大明,决定归顺大明。

就这样,郑和顺理成章的在满剌加建立了一座大型城垣,设立四个城门,与更鼓楼,晚上巡逻警戒。

他在城垣里又设立重栅小城,建造仓库。

船队下西洋所需的钱粮货物,都在这些仓库里存贮,以备随时之用。

郑和派往周边各地的船只,回航时皆在满剌加聚齐,打整番货,停泊候风,一旦南风正顺,即刻起锚扬帆,开航回大明本土。

“郑和听旨,朕命你下次出海巡洋时,在满剌加、苏门答剌建立军镇、官厂,与旧港都司相应,确保南洋之太平。”

朱棣听了郑和所讲述的故事,当即在心中做出一个决定,然后起身说道。

郑和立即跪地接旨道:“微臣领旨!”

“平身罢。”

朱棣道:“朕还有一件事要问问你的看法。”

他说到这里,目光落到朱高煦脸上,给了后者一个眼色。

朱高煦会意,便对平身后刚坐下的郑和说道:“郑和,父皇打算把婆罗洲分封给我五叔,把爪哇洲分封给我六叔,你觉得这两处地方,当做周、楚二藩建国之地,如何?”

郑和思索了一番,恭声道:“殿下,臣率领船队去过婆罗洲与爪哇洲,恕臣之言,婆罗洲地域辽阔,物产丰盈,实在不宜为藩王之土。”

“且细细道来。”朱棣沉声道。

郑和恭声道:“是。”

“据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