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被旁边汹涌而来的人潮给挤丢了。
两人跟着进入午门之后,开始在金水桥南按照品级站好队伍。
此时,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两队相对而立,站在御道两旁,等待大明天子的到来。
天子宝座设在奉天殿廊内正中,称之为金台。
片刻后,有礼乐之声响起,永乐皇帝朱棣的身影出现在御门之中,并缓缓登上金台安坐。
同时锦衣卫鸣鞭,鸿胪寺唱“入班”,文武左右两班官员按次序过桥,进入奉天门,并行一拜三叩头之礼。
施进卿跟着曹虎有模有样的行跪拜之礼。
由于参加早朝的官员人数较多,施进卿与曹虎的令牌身份品级过低,便排在了门外。
“众卿平身。”朱棣朗声道。
从御前至奉天门外,每间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名礼官重复朱棣的话。
施进卿听到礼官喊“平身”,他跟着曹虎直起了腰。
“这个时候,堂上应该有官员开始奏事。”
曹虎低声对身边的施进卿说道:“你不要紧张,到时候礼官会喊你入朝觐见。”
朝堂之上。
“陛下,臣有事启奏。”
兵部尚书金忠出列,双手执着笏板,附身拜道。
“准奏。”朱棣抬手道:“起来说话。”
金忠先对着台上的皇帝鞠了一躬,然后朗声道:“启奏陛下,据兵部查验,洪武二十八年奉命出使帖木儿国的礼科都给事中傅安,之所以至今未归,乃是被帖木儿国主扣留。”
早在洪武初年,北方蒙古贵族建立的帖木儿帝国渐渐强大起来。
刚开始时,其国曾向大明“称臣纳贡”,但随着势力逐渐壮大,对外扩张节节胜利,酋长帖木儿野心勃勃,渐渐骄横起来。
他表面上还不断派使者前来朝拜进贡,以此麻痹朱元璋,实际上是到内地刺探军情,为军事扩张作准备。
当时朱元璋没有识破,于洪武二十八年派傅安率领外交使团,出使帖木儿国都城撒马尔罕,商议邦交之事。
傅安办完公事,因在那里水土不服,急着想回国,却被帖木儿扣留,故而一直没有消息传回国内。
等到朱棣继位后,便命令兵部派人去打探傅安的消息,为了获得确切的信息,他还陆续派出了数十名锦衣卫校尉,配合兵部暗中行事。
“帖木儿将傅安扣留之后,派人带着傅安遍历西域诸国数万里,以夸其国土广大辽阔,想以此震慑傅安,迫其投降。”
“傅安识破了帖木儿的狼子野心,执节不屈,如今正遭受折磨。昔汉苏武使匈奴十九年,始归谷吉,使郅支单于乃竟见害。今观傅薛事,亦何其相类也。”
言及于此,金忠急忙向端坐在金台之上的朱棣瞄了一眼。
他见后者脸色凝重,噗通一声跪下,叩首高声道:“陛下,我大明天朝上国的国威岂容外邦酋首亵渎?臣跪请陛下发兵迎回傅安!”
此话一出,堂上顿时安静下来,空气仿佛在一刹那间凝固。
今日朝会,第一件事就如此劲爆,直接让殿门外不知情的施进卿感到异常震惊。
他虽与曹虎站在门外,却也听见了兵部尚书金忠的激扬之声。
“嘭噗!”
寂静的朝堂之上,突然从金台处传出一声闷响。
百官纷纷侧目,寻声望去,发现天子宝座上的朱棣脸色铁青,不知从何处抽来一把锋利的宝剑,持剑砍中了御桌。
那声闷响,正是宝剑劈入御桌之后,产生的声响。
“李兴,把这个御桌给朕换了!”
朱棣深吸一口气,暂压心中怒火,将宝剑收入剑鞘。
在内官监少监李兴的安排下,很快就有两名身高六尺有余,体型壮实的内官,抬着一张新的御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