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杂事2(2 / 2)

末代驸马 白马啸秋风 2067 字 2021-11-29

马岛上帮助满清训练水师的事情,他只是派人照会了德川家康,并没有直接过激的行为。这也是周显目前的困境,实力不算弱但太过分散,在某些方面只能采取守势。即使明知道将来某一天可能酿成大祸,但也只能稍作限制。

在明末,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这萌芽只存在于南方。之所以如此,是由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宽松的政治环境、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综合促成的。

例如,在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就在南方推行改稻为桑。明中期以后,以丝、棉纺织业为主的纺织业已变得十分发达。再加上官方的宣传以及利益的驱使,在明末江浙地区,大量种粮的田地变成了桑田。

在宋代,有谚语“苏湖熟,天下足”。但到了明朝,就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大量桑田促进了纺织业的繁荣,在明末,有些纺织作坊甚至可以雇佣上千人。而各种丝质品、瓷器、茶叶是西方,以及南洋诸国最喜欢的货物。

山东境内多山少田,人口众多,周显如果改稻为桑,只会引发更大的问题。在山东发展大型纺织业根本不现实,而山东的瓷器,虽然淄博有瓷都之称,但现有的几个瓷厂规模性,出产量,远不能满足海贸的需求。而茶叶更是只有各种野茶。简单一句话,山东靠南方的那种发展模式根本行不通,必须找到一种适合它的发展模式。

实际上,周显对于山东并不存太大的期待。毕竟韩括驻兵于崇明,又占据舟山,以后海贸的货物都可从苏浙地区购置。山东的问题是田少人多,人多可以转化为发展的原动力,但在缺地少粮的情况下,只能沦为负担。如何养活这么多人,才是周显考虑的重中之重。